历史故事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收藏 0 0

为什么都说《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拥有者——贵为天子的宋徽宗赵佶。就在宋徽宗拥有了《清明上河图》没多久之后,他的皇位还有大好河山就丢了。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爆发。宋徽宗和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然后宋徽宗被囚禁在了现在的黑龙江依兰县,受尽了屈辱和折磨,最终惨死异乡。当然,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在他死了之后,金国人还用他的尸体做灯油。一代大宋皇帝,杰出的艺术家,就得了这么个下场。

接下来,《清明上河图》再次露面的时候就到了明朝。这一回宋徽宗的悲剧好像又轮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奸臣严嵩,知道严嵩的都晓得他是两榜进士出身,是一位书法家。所以,他很爱收藏名人字画。那《清明上河图》自然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藏品之一了。

据明代人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里面记载:当时《清明上河图》收藏在一个叫王振斋的手里边。所以,严嵩为了夺画,就无缘无故地给王振斋安了一个欺相的罪名,直接就把王振斋给抓了起来。可历史总是那么巧,就在严嵩拿到画还没多久之后,御史邹应龙就上疏弹劾严嵩。其实,那时候上疏骂严嵩的人非常的多,但是没有一个骂成功的。可是邹应龙这回,竟然就成功了。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最终严嵩倒台,自己辛辛苦苦搜罗的奇珍异宝最后都归给了嘉靖帝。而当时八十多岁的严嵩,却只能沿街乞讨,露宿在墓地里。曾经权倾朝野的权臣,两年后就像一个乞丐一样,静悄悄地死去了。严嵩的凄凉下场,在无形中加重了《清明上河图》的神秘色彩。那个谁得到它,谁就倒霉的诅咒居然有一次成为了现实。

那么下一次,见证这个规律的人又会是谁呢?在严嵩被抄家之后,《清明上河图》就被抄到宫里去了。到了万历皇帝那会,宫里有一个人对《清明上河图》是一见钟情,费尽心思都想要得到他。而这个识货的人,名叫冯保,是一个太监。在万历皇帝登基前,他就是顾命大臣。后来,一步步做到了监管东厂和司礼监总管,最终权倾朝野。

当时为了占有这个《清明上河图》,冯保还利用自己的权势设计了一个阴谋,制造了一出残酷的宫廷血案。当时冯保找了个机会,等宫中画师独自整理画卷的时候,派了一个小太监,把画师叫出来喝酒,强行把人灌醉之后就溜回去把《清明上河图》给偷了出来。然后在宫里一阵查找,随便抓了个小太监当他的替罪羊。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但是,老天有眼,就在冯保得到这幅画没多久,被诅咒的命运也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当时有大臣告发,说冯保偷了皇宫的《清明上河图》,这下万历皇帝暴跳如雷,一查冯保还在画上提了字。于是乎,为了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偷,万历皇帝一口气给冯保定了九大罪名,冯保就这样彻底倒台了。

后来,冯保被赶回南京的孝陵守灵。到了第二年,万历皇帝想想还是不爽,又把他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最终冯保死在了监狱中。

再接下来的名人就是末代皇帝溥仪。他好像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清明上河图》跟着他足足有三十多年,结果这三十多年里,溥仪过得是颠沛流离,狼狈不堪。在失去了这幅画之后,他反倒是以平民的身份,安静地度过了他的晚年。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后人添油加醋地附会上去的,搞搞噱头,比较迷信。

为何《清明上河图》是不祥之物?拥有它的人,最终都是悲惨的下场

表面上看,每一个想要独占《清明上河图》的人最后好像都会被厄运缠身。当官的关进了监狱,当皇帝的连江山都保不住,确实邪门。但实际上,这些往事其实得这么来理解。

从历史的规律来理解,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想要独占《清明上河图》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贪欲惊人。当皇帝的都做着无限江山、干秋霸业的美梦;当官的则以天下奇珍异宝那都得在自己一个人手中为念。那么拥有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心理的人,又怎么会不悲剧呢。

小编总结:如果大家喜欢,请关注留言哦!谢谢。

上一篇

历史,二战初期,苏联上将巴浦洛夫最终被处决

下一篇

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政治危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