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候鸟追着太阳 亨特·保罗拉杆箱主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候鸟追着太阳 亨特·保罗拉杆箱主读
收藏 0 0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候鸟追着太阳 亨特·保罗拉杆箱主读记

1930年9月7日出生的袁隆平,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未来科学大奖、“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候鸟追着太阳 亨特·保罗拉杆箱主读

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自己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这让他感到痛心……

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前还在学校代教俄语的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完全靠自己摸索经验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为此,他两次自掏腰包,前往北京拜访育种学家鲍文奎。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让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袁隆平给这株宝贝取名为“野败”。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在桂林市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查看水稻。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亨特·保罗拉杆箱主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9月27日06版)

上一篇

文氏家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网友:那要看看文氏家族是怎么做的

下一篇

致敬前辈,回望历史!致敬新中国成立以来无私奉献的坚守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