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收藏 0 0

本文由秋玉谈历史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今天秋玉谈历史跟大家聊一下,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房玄龄虽身居相位,名贯天下,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权图利。唐太宗曾经召集大臣,讨论世袭之事,并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更爵梁国公。唐太宗之所以要封房玄龄为宋州刺史,目的是为了让房玄龄的子弟世袭。但房玄龄觉着自己身为宰相,应为众大臣作出榜样,不应贪图功名,便上奏唐太宗说:“陛下,臣已身居相位,又封宋州刺史,这样!恐使大臣们追逐名利,惑乱朝政,臣以为不妥,请陛下先罢,臣的刺史职位,以正大臣视听。”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唐太宗深以为然,便依了房玄龄的奏折,只封其爵梁国公。房玄龄辞掉了宋州刺史之后,朝中大臣纷纷仿效,辞去能世袭的官职。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说:“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日能如此行动,皆玄龄之功也!”后来,房玄龄加太子少师,当他初到东宫见皇太子时,皇太子欲拜之。房玄龄慌忙躲避一旁,坚辞不受。东宫的诸色人等,见当朝宰相如此谦虚恭谨,不由得暗中称赞,皆言他是亘古未有的贤相。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贞观十六年,房玄龄进位司空,仍旧总领朝政。房玄龄觉得自己居相位日久,极宠隆极,累次上表辞位。唐太宗遣人对房玄龄说:“辞让,固然是一种美德。然而国家赖公已久,一日而去良佐之臣,朕犹如亡去左右手一般。公筋力犹健,精力未衰,再勿辞让。”但作为个人,房玄龄有时太过依从于唐太宗,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不如魏征敢犯言直谏,魏征就此也曾批评过房玄龄。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有一次,房玄龄与高士廉在路上碰到少府少监窦德素。当时,窦德素正主持修缮北城门,房玄龄一见到他便问:“北门近来修缮的怎样?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呢?”窦德素将此话奏给了唐太宗,唐太宗闻奏大怒,指责房玄龄说:“公只须知南牙政事即可,朕修缮一下北城门,与公何干?”唐朝的宰相议事处位于宫城南边,所以称之为南牙。房玄龄见唐太宗怒不可遏,敢忙拜谢。魏征上奏说:“陛下,臣不知陛下为何责备玄龄,而玄龄又为何而拜谢?玄龄为陛下的股肱耳目,于朝内朝外之事无不应知者。如果修缮北城门乃为善举,那玄龄就应助陛下成之;如果不是善举,那玄龄就应请陛下罢之。玄龄问于主管之人,于理应当。臣实不知何罪而责,又何罪而拜?”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唐太宗、房玄龄听了魏征的谏言,都觉得自己犯了错,赞叹魏征耿直。唐太宗罢了修缮北门之事,房玄龄则对于朝中之事更为谨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房玄龄也不免身有过错,但:毕竟是瑕不掩瑜,于大政方针无不表现出一个大唐贤相的政治风度。自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开始,李世民领兵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在他的周围可以说谋士如云,战将比比皆是,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了唐王朝的栋梁之臣,同唐太宗一起迎来一个传之后世的至治时期——贞观之治。 对于自己的有功之臣,唐太宗李世民无时不记挂着褒奖他们。高官厚禄已是平平淡淡的封赏方法,唐太宗在思考着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特办法,以显示自己的非同一般。贞观十七年(643),有一天,唐太宗茅塞顿开,兴奋地对大画家阎立本说:“朕欲图画功臣之像,不知可否?”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阎立本与其兄阎立德,乃唐初最有名的人物画家,笔力刚健,经常用极为简练的笔法表达人物的不同性格,画功臣图那算得了什么呢?听了唐太宗的问话,阎立本不假思索地回答:“陛下,臣于人物画,最为得心应手,当无什么差错。”唐太宗大喜,立刻对阎立本说:“卿为朕先画一幅《秦府十八学土图》如何?”阎立本答道:“臣遵旨,请陛下赐十八学士姓名。”唐太宗不假思索地报起名来:“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孔颖达….”口气说出了十八位曾跟随自己左右的学士,阎立本飞快地记着,直至唐太宗说出最后一个人的名字,君臣两人才歌了口气。唐太宗之所以将房玄龄第一个说出,除过房玄龄是自己的第一谋臣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自从十三岁时嫁给唐太宗李世民之后,言行颇守礼法,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后世史学家称长孙皇后为古代贤后,载誉千年。长孙皇后自幼喜欢读书,被册封为皇后之后,仍然手不释卷,每与唐太宗谈论古今,多阐述善恶之政,无不精辟至当。然而,每当唐太宗问及军国大事,则说:牝鸡司晨,家遭离散,不可。”如果唐太宗一再发问,便一言不发,就算偶尔回答一次,也不存私念,颇为精当。因此,深受唐太宗及大臣们的由衷敬重。唐太宗如有过失,则婉言相劝。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长孙皇后的同胞兄长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布衣之交,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在战乱时期,二人同生死共患难,协助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又最为坚决,深得唐太宗的信任和赏识。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之后,欲以长孙无忌为右仆射,长孙皇后深感不安,她痛恨历来外戚专权断送国家的情况,也认识到外戚均无好的下场。长孙皇后引史为鉴,不愿看到长孙氏家族的人重蹈历史的覆辙,就对唐太宗说:“妾身为皇后,家族已显贵至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再来掌国家大权。汉之吕氏、霍氏两外戚掌权的教训应引为切骨之戒,望陛下明鉴。”

房玄龄为何拒绝赏赐的世袭官职,长孙无忌为何拒绝右仆射职位?

但唐太宗不听长孙皇后的劝谏,一定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右仆射。长孙皇后无奈,便差人把兄长找来,告诉长孙无忌说:“皇上欲以兄长为右仆射,我已向皇上陈明利害,请不要以长孙氏家族的人身居要职,这会减少许多意料不及的麻烦。愿兄长能亲自向皇上辞谢右仆射之职。”长孙无忌知道妹妹的良苦用心,自然愉快地听从了妹妹的意见。第二天,长孙无忌面陈唐太宗,说明不愿为右仆射的缘由,态度既诚恳又坚决。唐太宗迫于无奈,只好将此事作罢。

上一篇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30万大军为何挡不住1万湘军?

下一篇

“桃园三结义”,刘备是在利用关张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