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收藏 0 0

西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当时西域混乱,匈奴郅支单于部实力强大。陈汤分析西域情况,认为必须消灭郅支单于,否则郅支单于用不了多久将雄霸西域,到时汉朝的利益就会受损。于是陈汤矫诏调动西域各国军队和汉朝在车师国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与甘延寿袭击郅支单于。最终,陈汤率军击败匈奴,斩杀郅支单于,西域震动。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匈奴人

陈汤毕竟矫诏在先,在胜利之后他上书朝廷,向朝廷请罪。其实与其说是请罪,还不如说是介绍此战战况,夸耀功劳。此奏疏中有一句话流传千古:“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不过,陈汤确实是矫诏,这是大罪,此战功劳虽大,但受朝廷中小人匡衡、石显的阻挠,汉元帝迫于压力,封赏之事草草结束。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匈奴人

汉成帝刘骜即位之后,匡衡旧事重提,弹颏陈汤,陈汤被罢官免职。后来,陈汤向汉成帝上书,表示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可能是假的,不是真正的王子。史料关于此事的记载非常少,留下了诸多疑点:

1.陈汤是如何知道康居王送来汉朝的王子是假的。陈汤肯定是得到充分的信息,证明该王子可能确实是假的,他才上书向汉成帝奏这件事,可惜无法得知信息的来源;

2.此事跟陈汤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陈汤又为何要上书给汉成帝呢?陈汤当时已被免职,闲赋在家,朝廷中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按理说他不应该主动上书才对;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汉匈之战

汉成帝派人去核查,结果康居王送来的王子是真的,陈汤就因此犯了欺君之罪,被判死刑。

此事发生之后,唯有太中大夫谷永上书汉成帝为陈汤求情,极力赞誉陈汤的功绩,汉朝之所以威名远震,就是因为有陈汤这样的将领坐镇,谷永引用《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来劝说汉成帝。最后陈汤被汉成帝赦免,但取消了他的爵位。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汉人射箭

如果没有谷永的上书,陈汤可能真的会被杀。谷永任太中大夫,只是一个文职散官,没有什么权力,但谷永的辩才极高,学识过人。为说服汉成帝,救下陈汤,谷永的奏书可是下了一番工夫。谷永在奏书中从陈汤的功绩到君臣礼仪谈了一遍,最终打动汉成帝。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汉朝皇帝

其实,谷永如此卖力为陈汤说情也是有原因。

原来在公元前45年,谷永的父亲谷吉曾经代表汉朝出使西域,见过郅支单于。郅支单于虽表面上归降汉朝,但一直在西域经营自己的势力,西域各国深受忌惮。汉朝虽早有出兵西域的想法,但由于距离西域太远,后勤补给压力大,所以迟迟未出兵。郅支单于知道汉朝很难出兵,所以在西域无所拘束,对汉朝也是阳奉阴违。谷吉出使西域,去见郅支单于,郅支单于无礼之下,竟把谷吉杀死。

民族英雄陈汤下狱,唯有此人求情:你当年帮我报了杀父之仇

汉朝人

汉朝也三次派出使者面见郅支单于,索要使者谷吉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真是狂妄至极。

陈汤出兵攻打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死,虽是矫诏犯罪,但此举正是为谷永报杀父之仇,谷永当然很感激陈汤。在陈汤落难之时,谷永才会挺身而出,为陈汤说情。

上一篇

200人差点打下皇宫,留下一件“礼物”,嘉庆视为人生中最大耻辱

下一篇

“三槐堂”堂号三十槐王氏②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