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收藏 0 0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的短命王朝,一个是秦朝,一个是隋朝;秦朝,封建王朝开山之祖,地位不言而喻。隋朝,华夏历史承前启后的王朝,对后世影响深远。说到隋朝的灭亡,很多人常常扼腕叹息,隋文帝励精图治结束数百年的南北朝乱世,隋朝二帝还共创了堪比贞观开元的开皇之治,国家富得流油,百姓丰衣足食,外无强敌,内无乱政,怎么就短短三十几年就亡了了,很多人把责任推到隋炀帝杨广身上。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隋炀帝杨广可能是历史上最憋屈的亡国之君了,他在位期间让开皇之治更上一个台阶,偏偏隋朝从鼎盛到灭亡都经他之手,好似上苍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说到隋朝的灭亡,不得不说隋炀帝的暴政,说隋炀帝的暴政不得不提杨广三征高句丽的事情。隋朝举全国之力跋山涉水远征高句丽,本来一次就够老百姓受的了,杨广却连着三次远征高句丽,很多人认为这是大隋亡国的序曲,三征高句丽把隋朝政府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征高句丽有错吗?或许这真的是杨广的一大弊政,但远征高句丽单纯看这件事,小编认为杨广的决策是正确的。唐朝的建立让我国古代走向了强大,唐高祖李渊当年在太原起兵,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建立了唐朝。在征战的过程中,李世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同样为高句丽头疼。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那么隋炀帝和唐太宗,这两位皇帝中,一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另一位是昏君的代表,那么为何两位皇帝都一定要征战高句丽?这其中大有隐情。不仅是隋炀帝和唐太宗,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征战高句丽。

历史上对于杨广为何要三征高句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很多人认为是杨广自尊心太强,别人不服他,他便一定要征服他。其实不然,杨广对为何执意三征高句丽其实有过解释,不过这解释太粗暴,仅五个字“勿遗子孙忧”,这显然是苍白的,但细细想来,却有点道理,特别是小编联想到明朝的灭亡,和明思宗朱由检的处境,突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大明崇祯年间,国家内忧外患,内部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朝堂上还有各党派明争暗斗,国家财政极度紧张。但是这些都是次要隐患,明末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辽东的满清政权,自努尔哈赤一统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再到后来皇太极改后金为满清,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满清的八旗兵一直是大明最大的威胁,跟满清比起来,内部的那些问题根本不算事。最终的结局也应证了这一点,大明虽然是李自成给灭掉的,但坐江山的最终还是满清政权,可见辽东对中原地区的威胁有多大。

隋炀帝为何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崇祯告诉我们答案

再回想一下隋朝的高句丽,高句丽对于隋朝,不正是满清对于明朝一样的存在吗?

高句丽王朝统一东北地区后,也跟满清一样,一直在寻求南下中原的机会。如若不打压高句丽,假以时日等它长成气候,再图而灭之,恐怕隋朝又要面临明朝一样的命运了。就这个角度而言,不得不佩服隋炀帝的高瞻远瞩,试想明朝如果能在努尔哈赤起势时就进行打压,又怎会面临崇祯皇帝那样的窘境。

当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在战略上虽然是对的,但在具体战术安排上却略显操之过急,这才导致最终的溃败,然而三征高句丽也确实是劳民伤财之举,试想隋炀帝若是战术安排得当,就能一战定乾坤,大隋可能会成为一个三百年基业的大统一帝国!

上一篇

这位皇帝想发动兵力夺回皇权,却在上厕所的时候问了太监一个问题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