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战国七雄之齐恒公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战国七雄之齐恒公
收藏 0 0

据《史记》记载: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为止,历时294年,史称 春秋。

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40多个。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的齐桓公给鲁国人说,“子纠是兄弟,我不忍心亲手杀他,请鲁国国君杀了他,管仲是我的仇人,我只有亲手把它剁成肉酱,才能甘心!”

成语一箭之仇因此而来。

在齐桓公的强迫下,鲁国杀掉公子纠,并将管仲囚禁起来,送到齐国。

然而齐桓公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一个英主贤臣共图春秋霸业的千古美谈,由此诞生。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是管仲之力也。”可见管仲在当中

战国七雄之齐恒公

齐桓公和 管仲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被齐桓公委以重任的管仲,开始对齐国进行全面的改革,规划政事,集权中央,奖励农商,充实国富,修整武备,强化军事。

齐国气象由此一新。

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无法抵抗,面临着被灭国的危险。

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齐桓公亲自率军北上救燕,齐军风驰电掣,将山戎击溃,燕国不仅避免了亡国之辱,而且还由此增加了方圆500里的国土面积。

国家恢复安定的燕国国君燕庄公,对于齐国的援助,感激不尽,亲自送齐桓公回师,不知不觉进入了齐国境内。

按照周礼诸侯之间相送,不能越过国境,越境相送,是只有周天子才能享受的礼仪。

这个时候齐桓公大度地说,除了天子之外,诸侯相送,不出国境,我不可以无礼于燕国,竟然将燕庄公所至50里的齐国国土全部割给了燕国,而且再三嘱咐燕庄公,要尊崇礼制,匡扶周室。

前有出兵相救,后有分沟礼燕。

各国诸侯听说齐桓公大德,都心悦诚服。

就在一系列的国际事件中,齐桓公的威望越来越高,而它还将担负更大的责任,面对更大的挑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亲率鲁、宋、陈、卫等诸侯联军出征,声势浩大的在楚国北部陉山安营。

在齐国的重压之下,也在遵从周王室的大义之下,最终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楚国低头认错,双方订立了召陵之盟,这次盟约有效地遏制了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

在稳定诸侯的同时,齐桓公还致力于匡扶王室,当时周惠王因为宠爱少子带,有废太子之意,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奉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

至此齐桓公取得了周王室和诸侯两方面的认可,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

公元前651年,齐国与鲁,宋,卫,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举行会盟。

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次超过四个诸侯国参加的诸侯会盟,周襄王也派人参加,这表明周王室已经公开承认了,齐桓公成为实际上的天下共主。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由此春秋霸主政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齐桓公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召集会盟,是为九合诸侯,又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坚决维护宗法,是为一匡天下。

尽管依然需要向周王室下拜,但齐桓公已经坐实了春秋第一霸主的位置,靠着丰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军队,齐桓公灭掉或兼并了谭,遂等数十个诸侯,国境急剧扩大,成为东方最富裕最强大的诸侯国。

然而一代霸主最后的结局却十分凄凉。

管仲死后,齐桓公宠爱佞臣,以至于当他病重无法理政的时候,几位佞臣,肆意妄为。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也为君位相互争斗,宫中空虚,一代霸业就此凋零。

齐桓公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所建立的春秋霸业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齐桓公的身后,由他兴起的霸主政治已经成为春秋时期的主流,霸主纷争依然依次上演。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