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收藏 0 0

古代的蒙汗药是一种带着神秘色彩的药物,它能让人在片刻之间失去知觉,任人摆布。其实,古代史籍中真的有许多关于蒙汗药的记载,而且史籍上还记载说,蒙汗药的主要成分应该是一种名为曼陀罗花的中药。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曼陀罗花

对于蒙汗药这种东西,明朝中期的文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一书中的记载是史书中比较早的记载,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论述蒙汗药的时候,写到了押不庐、草乌末、曼陀罗花这三种具有麻醉作用的中草药,并肯定说蒙汗药决非是小说家的虚妄之谈,而是实有其物,曼陀罗花等中草药就是蒙汗药的主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关于具有麻醉作用的曼陀罗花,北宋文人周师厚在他的《洛阳花木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南宋时期的文人周去非在他的《岭外代答》中写道:“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人醉闷”,然后,盗贼开始盗取被“醉闷”之人的财物,如此手段既狠辣又卑鄙。南宋时期的医生窦材在论及“睡圣散”这个用于外伤麻醉的药方时,则明确说明曼陀罗花可以使人昏睡。由此可知,最迟在南宋时期,曼陀罗花已经普遍应用于外伤麻醉之中了,由此可知,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在当时是有很多人知道的。这样看来,当时的土匪、武林中人以及盗贼等人信手采撷曼陀罗花而制成蒙汗药,的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在古代的民间市井中,一些为牲畜看病的兽医在阉猪、阉牛和阉羊时,也是用曼陀罗花配制成一种名为醉仙桃的蒙汗药,以酒调好,加入饲料中喂即将被阉的猪、牛、羊吃下,很快,猪、牛、羊便昏睡如死,兽医即可对其进行阉割。由此可见,酒是蒙汗药很好的引子,而且,加热后的蒙汗药的药效发挥更快,但是,蒙汗药兑在酒中,原本清澈透明的酒会立刻变得浑浊起来。

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第二十七回中,有一段武松等人住进了孙二娘开的黑店,幸亏武松精明,没有着了这孙二娘的道,没有喝孙二娘说的“洗脚水”,否则,就会像先前的那个头陀一样稀里糊涂地被孙二娘剁成肉酱做人肉包子了。“洗脚水”就是在《水浒传》《三侠五义》等不少古典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蒙汗药。

古代的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其解药很常见

甘草

这蒙汗药着实是很厉害的,在《水浒传》中,押送武松的两个公人,在喝了孙二娘兑了蒙汗药的酒后,顷刻间便被麻醉得跟死猪一般不省人事。其实,这正是蒙汗药中的曼陀罗花的麻醉功能的真实体现,以曼陀罗花为主药的中药麻醉剂,作用极大。

当然,既然蒙汗药能够让人在顷刻之间中毒而不省人事,那么,蒙汗药是应该有配套的解药的。在《水浒传》中曾经写到,当孙二娘的丈夫、绰号“菜园子”的张青把两个被孙二娘用蒙汗药药倒的公人扶起后,“孙二娘便调一碗解药来,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梦中睡觉的一般,爬将起来。”由此可见,这蒙汗药的解药是很灵验的。据有人考证,这蒙汗药的解药其实是甘草和绿豆熬成的汤。(王吴军)

上一篇

秦始皇做这三件事,被骂了两千多年,其实都骂错了

下一篇

嘴上爱国,可能还不如一个太监!皇帝跑了,只剩20个太监血战殉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