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收藏 0 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谁能够一生都不犯错。有的错误可能无关痛痒,然而有的错误可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果皇帝犯了错,严重者甚至可能丢掉自己的江山,比如隋炀帝杨广;大臣犯了错,就有可能身死灭族。三国时期也有这样的例子,曹操用了司马懿,却被司马家夺了天下;刘备接纳了吕布,便丢掉了徐州。哪怕是诸葛亮这种智多近妖的人,也犯过众多的错误。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诸葛亮犯的错误,可能大家最先想起的是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刘备在托孤之时曾经嘱托过诸葛亮,此人难挡大用。然而诸葛亮并为听从,最终的结果就是马谡失街亭,北伐失败。马谡确实有才,然而诸葛亮忘了一件事情,就是马谡没有实践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啊!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除了马谡以外,诸葛亮还错误的处置了两个人。孙权曾经说过,蜀汉的杨仪和魏延就是小人,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杨仪确实是个小人,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呢?知道又怎样?怎么处置就是另一回事了。杨仪的人品不行,诸葛亮确一直没有管他,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之后,大军没了主帅。一向不对付的魏延与杨仪就起了冲突,而军中无人能够管束这二人。魏延在叫嚣的时候被杨仪派遣的马岱偷袭,一刀斩于马下。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杨仪觉得杀了魏延自己有功,如果不是自己蜀汉大军就乱了。然而回去之后杨仪仅仅被封了一个中军师的官职,而杨仪想要的是丞相的职位。于是他就根本抱怨,说丞相去世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带兵降曹,这可比一个中军师好多了。看到这里有能看的出杨仪的人品有多差了,诸葛亮看的出杨仪的为人却依旧信任不进行处理,绝对算的上败笔。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杀了不该杀的大将,放了该杀的小人

从《三国志》来看,魏延想杀的人只有杨仪,并非是要背叛蜀汉。然而他计划不周全,又意气用事,导致自己被马岱杀死,死的相当憋屈。魏延一死,这就导致了蜀汉后期再也没有可用的大将。哪怕姜维再逆天,手下无人可用也抵挡不了多久曹魏的进攻。如果魏延不死,两人联手绝对可以抵挡得住曹魏,克复中原的梦想还有机会实现。

上一篇

她是史上第一位女神相,相过薄姬,周亚夫,还是汉朝少有的女列侯

下一篇

司马相如前往临邛迎接卓文君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