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收藏 0 0

导语:曹操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总被后人贬低?知错就改不认错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人物,我们敬佩这些人物非凡的胆识与谋同时也为他们的经历感慨,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鼎鼎大名的曹操就是一位豪杰,同时也是一位枭雄,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而曹操这个人本身也确实是难以评价的。

他曾经说过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曾经写过《龟虽寿》《观沧海》这样有豪情壮志的诗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操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他不是仁杰,但他确实枭雄。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史书对于曹操的概括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表明了曹操是一个强人,既有巧取豪夺的能力,也有横冲直撞的勇气,有魄力,有胆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创建的奠基者,正因为有他的存在,魏国才得以足够强大。他对于时势的把握比同时期的袁绍和孙策更为精准。曹操是白手起家,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他本身的实力也远远不如袁绍,但是就在他运筹帷幄之间袁绍被打得大败,最终成为了三股势力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更是千古第一谋臣诸葛亮费尽心思都想要剿灭的人,只不过这个孔明用尽一生的谋划也没有铲除曹操。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曹操除了武功盖世,最应当提到的应该是曹操的识人之能,三国里面曹操实际上是最爱惜人才的一位君主,这一点我们从关羽身上不难看出。关羽是刘备的手下,也是他的兄弟,对于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同时也是曹操的死敌,是曹操在一统中原的过程当中最大的敌人之一。

但是,针对这样的一个人,针对这样一个永远不可能归顺自己的敌人,曹操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对关羽百般的宽容,哪怕最后放任关羽离去也没有舍得伤害这个人才由此足以看出曹操对待人才方面的重视了,不是三国时期再也找不到一位君主能够像曹操那样重视人才了。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除此之外,曹操在为君之道上面也非常具有特点,作为一个君主不能一味的仁慈也不能一味的下狠手。为了保证君主的控制权,曹操一直都秉行知错改错不认错的态度,对于自己的错误,曹操一直都是知错就改,但是他却从来不在大臣面前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既保证了他作为君主的威严,也能够及时止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君主。

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蒋干盗书事件,曹操在听信了蒋干的一面之词之后,杀死了蔡瑁、张允,但是曹操马上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地改变了事情的走向,但他却从未公开承认过自己的错误,在稳定局势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作为君主的尊严。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再者就是曹操在文学上的贡献,我们所熟知的曹操更多的是以一个军事家,政治家的身份出现,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曹操在文学上的地位,曹操曾写出《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诗词等。其中,像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语句,就成为了老少皆知的诗句。

曹操的很多诗词也都像这一首诗一样在文学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这诗词当中那种能表现出来那种豪迈的情感和志向的写作方式,也成为了后人们竞相模仿的形式,从这方面来说曹操实际上是一种词派的奠基者,这个诗派就是建安文学。曹操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为三曹,同是建安文学流派的代表者,这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了。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当然,曹操这个人也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他的特殊癖好,即“人妻癖”。曹操的女人有很多是通过霸占失败者所获,曹操就霸占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尹氏,张绣的婶娘邹氏,秦宜禄的妻子杜氏等等,总之,凡是颇有姿色的寡妇基本被曹操收了。

曹操每当战胜对手之后,同样也会接管对手的妻妾,曹操因为这种特殊癖好,也曾吃过大亏,在曹操征讨张绣时,在张绣投降给曹操之后,曹操看上了张绣叔叔的遗孀邹夫人,张绣觉得蒙受了羞辱,于是当天晚上偷袭曹操,曹操狼狈接战,曹军大败,同时曹操也险些丧命,曹操长子曹昂战亡,大将典韦被杀,吃了大亏。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曹操晚年弥留之际,对生死之事也很看淡,他写下一份《遗令》,算是做最后一个交代。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份《遗令》当中,曹操并未提及过多政事,大量的篇幅都用来安排自己的妻妾、王府的艺伎。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曹操的遗书中,他并没有遮遮掩掩、装腔作势,相比于那些充满了客套话,官腔话的遗嘱更显得真实。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曹操66岁已经超出了平均寿命水平。对于曹操来说,临终的善言,流露的是他对生活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情。

普通人对于曹操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来自于《三国演义》或者电视剧,如果想了解真实的曹操方法,应该去读关于三国的史书、史料。在电视剧中,曹操已经被刻画成一个反派,在京剧当中,也把曹操画成白脸。对于曹操大家的印象觉得他是一个奸臣,但是笔者觉得要想真正的了解曹操更应该注重的是史料中的记载,而影视剧大多改编于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等小说,更像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结果,并且罗贯中也是秉承亲刘贬曹的态度,去书写的历史小说,因此,小说当中所刻画的人物与真正的历史多有不同。

曹操治世能臣,具有识人之能,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为何被后人贬低

没有曹操,魏国的建立过程就不会如此之快,三国混乱场面的结束可能会向后延迟许多年,由此可见,曹操加速了中国的统一,是一位有大谋略、大智慧的英雄人物。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等

上一篇

历史上唯一没有穷人的朝代,只因政策太超前,存在十四年就灭亡

下一篇

被遗忘的胡林翼:时人评价远胜曾国藩和左宗棠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