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收藏 0 0

一位比皇帝年长近20岁的妃子,竟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力压前后两位皇后,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首。这位传奇的妃子就是明宪宗的万贵妃。万贵妃做了20余年有实无名的皇后,骄纵横行,翻云覆雨,迫害后宫妃嫔,结纳朝廷大臣,即便如此也不失宠于明宪宗。她何以专宠一生?又落得怎样的结局?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一妃力压两后

在中国历史上,后宫得宠的妃子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位像万贵妃一样传奇。

她比明宪宗朱见深足足大了19岁,却能得皇帝专宠,让明宪宗的两位皇后一位被废,另一位成为傀儡。

天顺八年(1464),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史称明宪宗。明宪宗登基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宫女出身的万氏立为嫔妃,并向钱太后、周太后奏请立万氏为后。

这一年,明宪宗18岁,万氏37岁。宫中一片哗然,两位太后以万氏年长且出身卑微为由,不准立其为后。后来,太后和皇帝经反复商议,决定册立年轻貌美的吴氏为皇后。

然而,明宪宗仍一心恋着万妃,不但经常留宿在她的宫中,还对她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后宫嫔妃都感到十分不解,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年长色衰的万妃有什么魅力,吴皇后更引以为奇耻大辱。

而万妃恃宠而骄,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时常当面顶撞和奚落吴皇后。一次,吴皇后看不惯万妃的骄纵,当面斥责了她。万妃也毫不示弱,对吴皇后恶语相向。吴皇后一气之下,命宫女对万妃施以杖责。

依照礼法,皇后对言语不敬的嫔妃进行处罚并无过错。然而备受宠爱的万妃如何受得了这等委屈,连忙跑到明宪宗面前告状。明宪宗看到万妃身上的伤痕,心疼万分,要去找吴皇后评理。

万妃趁势哭哭啼啼地说:“既然皇后看臣妾不顺眼,皇上就把臣妾赶出宫去吧,省得臣妾再被打骂……”明宪宗大怒,立即奏请太后说:“吴皇后举止不端,不守礼法,应予废黜。”两位太后十分惊讶地说:“皇后才册封了一个月就被废掉,岂不惹人笑话?”无奈明宪宗执意废后,太后也只得恩准。

于是,可怜的吴皇后位子还没坐稳,就被打入了冷宫。吴皇后被废,明宪宗再次提出立万妃为后的想法。然而,太后仍以同样的理由回绝了。

于是,贤妃王氏被册立为皇后。有了前车之鉴,王皇后再也不敢得罪万妃,终日唯唯诺诺,谦逊谨慎,实际上把后宫实权都移交给了万妃。在此后的20余年中,万妃成为真正的后宫之主。人们不禁疑惑,一个出身卑微、年老色衰的女人,为什么能牢牢抓住明宪宗的心呢?这一切还要从万氏的生平说起。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明宪宗的精神支柱

据《明史》记载,万氏是山东诸城人,四岁进宫,成为明英宗时孙太后(明宪宗的祖母)的宫女。对于万氏的名字,正史没有记载,野史多称万氏小名为“贞儿”。万氏自幼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善于逢迎,深得孙太后喜爱。

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掳走后,孙太后和朝臣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史称“明代宗”,并册立时年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为了照顾好年幼的太子,孙太后派21岁的宫女万氏侍奉太子左右。

从此,万氏开始进入朱见深的生活。朱见深是一个位置很尴尬的小太子,当朝皇帝是自己的叔父,亲生父亲从瓦剌回京后又被幽禁起来,宫中各色人等对他都不冷不热。

特殊的童年生活,使朱见深从小寡言少语、性格内向。在朱见深的童年生活中,万氏是唯一一位朝夕相处、悉心照料他的女性。

景泰三年(1452),根基已稳的明代宗决定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废黜朱见深太子之位,降为“沂王”。这一年,朱见深才五岁,却已尝尽了世态炎凉。他不但受到宫中人的孤立和歧视,还随时有可能被禁闭,甚至被处死,天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黯淡无光的日子一过就是五年。

在朱见深最绝望的这五年中,万氏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不但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还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此时的朱见深,对万氏已经有了母亲般的依赖感。五年后,明英宗重新夺回帝位,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身份。尽管重获荣耀,但此时的朱见深已经再也离不开万氏了。

即便登基以后,明宪宗仍然需要万氏日夜陪伴左右。据史料记载,朱见深一直有严重的口吃,惧怕与群臣说话,所以上朝时如果准奏,往往只说一个“是”字。

然而,下朝后回到万妃住处,明宪宗便感到自由自在,没有压力。

《明史》记载,明宪宗每次游幸,万妃必身穿戎装,骑马前驱。一些现代心理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样能够带给明宪宗安全感。于是,凭借多年的陪伴与精神的支持,万氏始终占据明宪宗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她日后弄权营私、翻云覆雨最大的资本。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翻云覆雨弄阴谋

万妃专宠后宫,却并不满足。她自知出身卑贱,才貌都不出众,年纪又与太后差不多,很难登上皇后的宝座。于是她便寄希望于早日诞下皇子,母凭子贵,日后能荣升太后。由于明宪宗的专宠,万妃的这个愿望很快就达成了。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37岁的万妃产下了皇长子。明宪宗大喜,立即加封她为皇贵妃。然而,这个皇子未满周岁便夭折了,更为不幸的是,万贵妃自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尽管明宪宗还是一如既往地宠爱她,但她却极度心理失衡,自此容不得其他嫔妃怀胎。

据《明史》记载,宫中一旦哪位嫔妃有了身孕,万贵妃便不择手段地给她灌汤药,将腹中胎儿堕掉。嫔妃们慑于万贵妃的权势,都敢怒而不敢言。一晃几年过去了,明宪宗仍没有子嗣。朝臣们都对此忧心忡忡,纷纷进言劝明宪宗“雨露均沾”,即多临幸其他嫔妃。

明宪宗只说:“这是朕自己的事情,自会做主。”万贵妃越发骄纵,对内结纳宦官,对外拉拢朝臣,权势越来越大。佞臣梁芳、钱能、郑忠、汪直等人为了讨好万贵妃,以宫廷采办为名大肆搜刮民脂,倾尽府库钱财,购买奇珍异宝进献给万贵妃。

朝臣万安也千方百计地巴结万贵妃,不惜把自己变成万贵妃的侄子辈,最终竟爬到了大学士的位置。对于万贵妃的恣意妄为,明宪宗自然心知肚明,但只是听之任之。

然而,令万贵妃意想不到的是,成化十一年(1475),后宫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六岁的皇子。

原来,六年前,在宫中专职守内藏的女史纪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明宪宗临幸而怀孕。万贵妃风闻此事后,令纪氏打胎。但派去督办此事的人不忍心残害皇家血脉,便假称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

后来,纪氏在安乐堂(宫中有过失或患病的宫人所居之处)生下了一个男孩。她怕因此惹来杀身之祸,于是悄悄委托太监张敏将孩子抱去溺死。张敏知道宪宗还没有子嗣,便将这个孩子秘密哺养起来。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宪宗对镜感叹:“老将至而无子。”张敏这才将事情和盘托出。“

多年无子”的明宪宗喜不自禁,下诏立六岁的皇子朱祐樘为太子,加封其母纪氏为淑妃。

万贵妃得知明宪宗“喜得皇子”的消息后,气急败坏地说:“这些奴才们竟敢骗我!”不久,太子的生母淑妃就暴亡了。朝野内外皆疑心是万贵妃所为。周太后为了避免太子发生不测,赶紧将他接到自己的宫中,严加看护。无奈的万贵妃只好不断在明宪宗耳边进谗言,要废掉太子。

与此同时,万贵妃的亲信宦官、朝臣也在明宪宗面前多番劝谏。后来,明宪宗终于决定废黜太子,不料当年泰山突发地震,朝野皆认为废太子之举违背天意。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明宪宗不免恐惧,这才作罢。

成化二十三年(1487),万贵妃在毒打宫人时因痰厥而死。明宪宗悲痛欲绝,废朝七日,为万贵妃举行了皇后级别的葬礼。他还哭着说:“万贵妃这一走,朕还能活多久呢?”同年八月,明宪宗果然郁郁而终。

上一篇

杜月笙:不一样的格局,带来不一样的结局。黄金荣赞:绝顶聪明

下一篇

大清朝是踩到了什么狗屎,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