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收藏 0 0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被名将们“祭旗”的“宠妃”和“宠臣”们——可怜如你们,还没得及发挥点应有的负面作用,就草草死在了出场那一刻,早早输给了你们的“奸臣”同行。嘿,但我们还是要感谢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没有给你们“大放异彩”的机会。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史记》有中两次经典的死于“愚蠢”,死在“开场”的情节:

史记卷六十四《司马穰宜列传第四》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於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武器列传第五》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庄贾之死,实在是死于自己的愚蠢。田穰苴已经是赤裸裸地在“盘算”你了,竟然还不自知,你不死谁死?

看他跟齐景公说的话:“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於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乍一看,这是在跟老板示弱求助呢,老板,我出身低贱,你一下子把我从平民提升到了士大夫以上的高位,但我人微言轻没有威信啊,您得派个说话算数,您信得过的人来帮我才成。但是事实真得是这样的么?

第一次领军的田穰苴,确实面对“士卒未附,百姓不信”,的威信问题。但是他却并不是真心在向君主要“帮手”。聪明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真得有一个“君之宠臣,国之所尊”来到自己军营的后果?那不单解决不了自己的威信问题,还会为自己创造一个新问题:令出两端,号令不一!到时候军队是听我田穰苴的,还是听人家的?派来这么个“太上皇”,打仗背锅的事儿我来干,领功劳的事他来做,自己不就竹篮打水了?而且到时候被“搅屎棍”这么一搅合,仗十有八九就打不赢喽……没有任何一个以胜利为目标的名将,会愿意在开战前就先给自己增加不利因素。

这么一看,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田穰苴这是“包藏祸心”,一开始就在算计他庄贾呐!自古以来军队里,什么样的方式树立威信速度最快?杀人!杀什么样的人树威信的效果最好?杀老板亲近的人,杀宠臣!士兵的生存哲学其实很简单:大王那么亲近的臣子都敢杀,这妥妥的说一不二,有魄力!跟着这样的人干,吃不了亏!

拿来祭旗这个人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不能太聪明,那样就识破陷阱了;一定是国君亲近的,不然杀了也起不到震慑三军的作用;杀了这个人,不会得罪人,就是这个人没什么强硬的后台和团伙;这个人不是什么“国之干城”、“能吏”,杀了也就是让国君小心疼一下,只要能打赢,国君不会过多追究。

作为“君之宠臣”的庄贾,完美的符合了田穰苴所有的需求,并且完美地“小瞧”了新上任的田穰苴,完美地在田穰苴设定的时机犯下了最完美的错误,简直堪称完美地配合了田穰苴,真得是一步步把自己的脑袋送到了田穰苴的刀下,这已经比瞌睡了送枕头更体贴入微了。

于是“三军之士皆振栗”,田穰苴名留青史,庄贾成了名将脚下毫无价值一具枯骨。不知道田穰苴功成名就之后有没有“偶尔”感谢怀念过那个叫庄贾的蠢货……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阖闾两位宠姬的死,就很冤了,因为她们其实是死于阖闾的愚蠢。

阖闾本心也许只是想通过一个小玩笑,戏弄考验一下孙子,我给你出了这么个难题,你能不能搞定?他忘记了一件事:军事和军队,从来不是儿戏的事!

既然国君下了任务,那作为臣子的,就一定要完成,这不止涉及国君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也关系到自己的名声。再说了,堂堂名将,连几个女人都收拾不了,这传出去,还怎么在列国间混饭吃?

孙武心里清楚,阖闾的两个妃子,死定了!她们不死,自己是训练不好这一帮女人的,毕竟区区一帮女人,懂个狗屁的行军打仗?只有让她们见血,让她们感到害怕,她们才能乖乖听话!她们不死,孙武这一巴掌就不能狠狠扇到阖闾脸上,给他长个记性;她们不死,孙武自己就会变成阖闾的笑谈,甚至变成历史的笑谈!也许对她们而言这只是大王跟她们开的玩笑,她们只是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是她们不知道,军队里面,是会死人的!并且是死的很随便!她们也许很无辜,那也只能怨她们自己命不好了。

反派也不易做,不是每一个“奸臣”“宠妃”都有机会遗臭万年的

于是即便阖闾最后已经警醒自己犯了怎样的错,再三示弱,甚至最后已经向孙武作出了认错的姿态,他的爱妃们还是死了。并且还要被孙武骂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阖闾和孙武,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想起过,那两个死在他们之间博弈下的倾国美女,有没有稍稍感到过愧疚可惜呢?

其实,我们古代的明君和贤臣们,大都是一些聪明到近乎妖孽的变态。赶上这样的老板和同事,扮演“奸臣”“宠妃”这样角色的人,一般都不会好过,不是死于“愚蠢”就是死于“无辜”,甚至死的那一刻可能都不曾知道自己死的原因。

遗臭万年,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智慧和运气同样缺一不可啊。

上一篇

赤壁之战,曹操真的是输给周瑜吗?事实并非如此

下一篇

"有文化,更可怕",看看古人如何文雅的骂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