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收藏 0 0

文/花开无田

元朝末年,天灾不断,而统治者却不断食民而肥,苛捐杂税,矛盾激化之下终于导致农民起义丛出不穷。而在众多的反元农民起义军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莫过于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

1360年,陈友谅已经占据江西、武昌一带,事实上他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实力最为强大的势力,又有兵精马壮,似乎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是为何如此强大的陈友谅,却败给了朱元璋呢?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出身于社会底层。只不过他虽为渔民之子,但相较于朱元璋而言,陈友谅却实在太过幸福,少时能够读书,还在县衙中担任过小吏,而这种“学富五车,通晓吏治”显然也是他能够被任用的重要资本。

1351年,刘福通埋下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出土,为元王朝的灭亡,点燃了第一把火。徐寿辉、邹普胜等人也顺势揭竿而起,并建立了天完国,徐寿辉随即称帝。

而在元军的打击之下,徐寿辉等人节节败退,倪文俊作为天完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却在1355年大破元朝威顺王的水军,并一举攻克武昌、汉阳。他也藉由此被任命为天完国的丞相。但是主弱臣强,也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了祸根。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而此时的陈友谅则与张定边等人投奔在了倪文俊麾下。能够识文断字,又通晓吏治,在这群农民起义军中,显然陈友谅出类拔萃,他也被倪文俊委任为自己的书记官。而随着起义军的征伐,陈友谅也被进一步重用,成为武汉、汉口以东门户——黄州元帅。而1357年,功勋卓著的倪文俊与徐寿辉之间为了争夺权利,彻底闹翻,最终倪文俊计谋败露,逃往陈友谅驻守的黄州方向,希冀能够借助陈友谅的力量登山再起。

作为陈友谅的伯乐,他自认为陈友谅自然会鼎力相助。却不成想,在利益面前陈友谅却轻而易举的便做出了选择,将倪文俊斩杀,而陈友谅也趁机吞并了倪文俊的势力,还获得了天完国皇帝徐寿辉的信任。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但是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都能尚且如此,更遑论他人?凶狠,唯利是图,也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作为竞争者的朱元璋在郭子兴处被排挤,而后只得出走滁州,独自在滁州带兵,而后眼见郭子兴被孙德崖逐出濠州走投无路,朱元璋的做法不是如陈友谅一般的落井下石,却是设宴款待,还将滁州让给郭子兴。而这也成为朱元璋,能够吸纳良将谋士,实力逐渐强大的重要因素。

如此高下立判的态度,最后的结局也正是应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如果说倪文俊事件,乃是帮助徐寿辉锄奸,乃是国家大于个人,那么在面对赵普胜之时,则让他的野心彻底暴露无遗。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在统兵占领江西之后,他已经成为天完政权的第一大势力,蠢蠢欲动的他意欲兼并赵普胜所部。而赵普胜手下名将云集,傅友德、廖永忠等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占据淮西一带。于是,他果断利用“鸿门宴”趁其毫无戒心,将他伏杀。这样直接导致天完国内部矛盾四起,大批将领出走,选择投奔朱元璋。

此消彼长之下,朱元璋实力又有增长。而陈友谅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则是弑杀天完国皇帝徐寿辉。

1359年底,徐寿辉决定迁都龙兴(南昌),而这恰恰是自己的势力范围陈友谅选择“伏兵城外”,将徐寿辉左右心腹全部诛杀。此时的天完国皇帝也彻底成为了陈友谅的傀儡。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而陈友谅却并未学习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是早就按讷不住,僭越之心,在讨伐朱元璋拿下采石矶时,便派人将徐寿辉锤杀。

在讲究“名正言顺”的古代,得位不正,必受其累。离心离德之下,陈友谅虽然心满意足的称帝,建国号“汉”。而后志得意满,目空一切的陈友谅,则以为可以轻松剿灭朱元璋。

虽然元朝末年,群雄迭起,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但与朱元璋的能容人,能用人的个人素质而言,一个肆意弑杀君王,将领的陈友谅显然不会是好的归宿。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而对康茂才的轻信,则更加彰显了陈友谅目空一起的自大,一场龙湾之战,让汉精锐损失殆尽。而接下来的洪都之战,举国之兵60万大军围困只有3万兵力驻守的洪都,在张定边的建议之下,他都固执己见,不分兵两路。倘使他能够听从,分兵直取应天,那么战略失误的朱元璋,又怎么会最终胜利,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性与必然性。

在随后的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曾经数次临危,韩成替其而死,常遇春百步穿杨,搭弓射箭射中张定边,而陈友谅则中箭身死。胜负之数,似有冥冥。

元朝末年,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却败在了朱元璋手里?

刘基评价他,劫持君主,胁迫威胁属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更加之目空一切,可先图之。朱元璋更是评价他“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一个人如果单纯有果决狠厉,骄傲自大,或许能够成一时之事。但也只有德才兼备,使人心自然归附,这样才能够真正成就大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参考资料:《明史》​

上一篇

刘璋昏庸不堪,刘备夺得益州是易如反掌之事?入川之战绝不简单

下一篇

吴国国力两倍于蜀国,为何名将陆逊不北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