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两个超级失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两个超级失误。
收藏 0 0

刘邦从亭长的身份起兵到做皇帝只用了八年时间,运气逆天,战略也逆天。

他有韩信这样可以独当一面驰骋天下的猛将,还有“愿与你共分天下”的胸襟。

虽然都是假惺惺的作态,但是在那个时代,很多军阀如彭越张耳等不主动攻打他,反而帮助他攻打项羽,就是因为他这个说辞。

所以说刘邦是个下棋高手。他各个击破,将敌人一一消灭,自己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

当然,这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系。刘邦所在的时代比较早,军阀普遍比较天真,后来的朝代就不行了,一个个奸诈狡猾的很。

刘秀就因为用错了朱浮,导致彭宠造反;人事安排有差,导致邓奉造反;态度模棱两可,导致隗嚣造反。凭空给自己的统一增加了很多障碍。

如果刘秀不犯错,至少可以提前四年一统天下。

所以说君主是最怕战略出错的。

而一代枭雄曹操,则犯了两个最致命的错误,导致不能统一天下!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两个超级失误。

第一大失误:贸然发动赤壁之战,心态爆炸

可以说,曹操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马不停蹄的一生。他的心态非常积极,在解决完袁绍的残余势力,大破乌桓、统一北方之后,曹操雄心勃勃,随时准备南下。

与此同时,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于邺凿玄武池以练水军;

2、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

3、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4、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5、以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然而在乱世割据就跟炒股票差不多。你要是在牛市看准了,买一只票可以翻个几倍。但是在熊市里一定要多看少动,否则一个不小心就赔个底朝天。

曹操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悍然发动赤壁之战,却几乎没有可以用的水军,最终只好用铁链子绑战船的手段。

按理说北方的旱鸭子想要打水仗,最起码得操练三四年吧。可是骄傲的曹操自以为在小水坑里操练半年就足够了,结果导致大部分兵士上了船就吐,一吐就蒙圈,一蒙圈就身体乏力,一身体乏力就免疫力低下。

赤壁之战发生于农历十一月,是寒冷的冬季,按理说冬天细菌少,瘟疫不会出现,但是狭窄的船上都是呕吐物,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士兵又挨着饿免疫力低下肯定就会产生瘟疫啦。

有很多不知深浅的水手,在船上待几天就死。

另外,还有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的原因。

五十五岁的曹操亲征,四十万大军被他吹成八十万,而对面的孙吴联军加起来都不到十万,这看起来是压倒性的优势。

实则不然。

首先,南方的孙吴联军熟悉水战,参加的涉水战役也多,临阵经验丰富,对比北方那些旱鸭子以一当十也没问题,更何况以一当四?

更不用说曹操运气不好,大冬天的碰上了东风,简直是点背至极。

再者,曹操和他带着的那一堆将军谋士都有点飘了,认为敌人太弱小了,连袁绍乌桓这样生活在河北、蒙古的高高大大的敌人都被我们干掉了,小小的南方人又有何惧?

他们可没想到南方不怕死的人更多。

总之,轻敌+瘟疫+经验不足,让曹操付出了血的代价。

赤壁之战一败涂地。

此后曹操再也不敢从荆州侧发动大规模战役。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两个超级失误。

第二大失误:讨伐汉中却没有做充足准备。

事实上,赤壁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并没有三国演义上说得那么惨,什么曹操主力都被打光了云云。

三国志对赤壁之战几乎无任何记载。

不过这个三国志并不完全可信。三国志明显的偏魏歧视蜀吴,所以赤壁之战这样的耻辱陈寿可能故意回避也未可知。

但是客观来讲,赤壁之战并不是奠定三国雏形的基础。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并未成形。直到几年以后,刘备入主益州,三国才正式揭开篇章。

赤壁之战之后,曹老板确实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第二年还盖了座铜雀台,开始享受生活。

于是休整两年之后,曹操终于元气满满,又有了角逐天下的能力。

然而,刚刚恢复了元气的曹老板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或许是因为他已经五十七岁高龄老糊涂了?或许是因为头风发作老年痴呆?或许是因为曹冲死了伤心过了头?

话说回来,我一直怀疑称象的曹冲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神,或者说是一个下凡童子,专门护佑曹操通关的。因为这孩子从出生开始,曹操就仿佛长了翅膀,直线飞升,运气逆天。一死,就赤壁失败,关中出事,总之工整气象乱成一团乱麻。

据资治通鉴记载:211年三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仓曹属高柔谏曰:“大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操不从。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是因为两个超级失误。

看了没,曹操这家伙,刚愎自用,没听高柔的意见,结果汉中没拿下来,韩遂马超还反了!

曹操的初衷应该是这样的:

当时,刘备只有借到手的荆州四郡,还没进攻益州,算是个不成器的家伙。

趁着刘备羽翼不丰,拿下汉中,西可进攻益州,东可牵制刘备。

这是一步好棋。

不愧是曹老板,可惜性子太急了,没想到关中西凉那帮人嘴服心不服,还属于割据势力呢。没有高柔想的周到,就发生了马超韩遂造反的事,这样一来,西线吃紧,整个国土防线,要同时面对马超、张鲁、刘备、孙权等一众敌人!这恐怕是曹操一辈子最难的时候了。

此后,刘备从葭萌关开始,一路向西,攻打益州,为什么会那么顺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最主要还是曹操东线被孙权牵制,西线被马超张鲁牵制啊!

曹操如果没有决策上的失误,刘备早就被扼杀于襁褓之中了。

所以说:

成功的人生容不得失败,这是很有道理的,事关名与器。

比如曹操赤壁之前鲜有败绩,所以天下人都怕他,这叫有威仪,不战而屈人之兵。

以曹公的能力,如果赤壁之战也胜利了,关羽北伐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因为孙狼等要造反,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当年刘秀刚坐镇河北,天下太守惊疑不定,都坐观成败,一旦刘秀打败了王朗,归服的武装力量便成千上百。这就是势。

曹操老年,已经失败了数次,应该更加珍惜武功,重视每一次战役,但曹操依然没有改进,犯了冒进的错误。

此次曹操没有听高柔的建议,导致马超在西凉造反长达两年半之久!直到213年九月,在杨阜等将领的持续攻击下,冀城破,马超才被迫投奔张鲁。

之后,杨阜等十一人都被封侯,可见曹操对马超的头疼程度。但这一切,不都是曹老板自己造成的吗?

所以说,人老了,差不多就下去吧。头脑不清楚,决策会有很多失误,何必赖在位子上不动呢?

上一篇

十二时辰,梦回唐朝——“网事”知多少

下一篇

康熙帝多子多孙却不多福,一代圣君也有说不尽的哀伤离别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