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收藏 0 0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这是第一次中英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是个封建国家,封建制度严重抑制新的经济的发展。而英国在19世纪初就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60年代就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却蒸蒸日上。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就开把苗头对准了中国,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所以自然成了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选择对象。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鸦片战争的最终导火锁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靠毁灭中国人的方法,来达到他在中国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可是他这一想法被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所制止。顾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展开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开始激烈对抗。在这次战争中,数百万清朝军队被数千名英国军队击败,英国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更是猖獗。拥有数千门大炮的清军却没有办法。这让许多人不禁怀疑清朝的数千门大炮难道都是摆设吗。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首先,当时中方过于自大,战争爆发前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在英军到达广州海域后,中国沿海,除了林则徐稍作了下战备防御外,其它均防备松弛。加上清军的火炮虽然数量多,但是性能差,还是那种明末初期的老古董,像红夷大炮,不仅射程近,而且重量非常沉,不宜挪动,无法调节高度,威力小,命中率低,这些炮早就被西方国家淘汰了,可我们却还在使用。这也是为什么英军会如此迅速攻占浙江定海的原因。而英国火炮的工艺精密,射击精度高,射程远,而且炮弹的种类也多。

鸦片战争中,英军舰队入侵中国,清军数千门大炮难道是摆设吗

其次,双方的舰船差距也很大,英军的舰船使用实木材料制作,船体结实,外层再加上金属材料包裹,又防火又防腐朽,而且穿上可以按好几十门火炮,工业明后英军的蒸汽动力铁皮船也开始装备海军,它的机动性强,速度非常快。而清军的船体较小就是严重缺陷,而且此战舰船能安装的炮也较少,而且这些船并非是用来出洋作战的,基本上就是个海上巡逻的,所以清军的火炮挡不住英军的舰船也不足为奇。最后,如果船、炮不起作用,那人总该能抵抗吧,可是在关键时刻也不行。由于清朝政府长期的腐朽,让人早已失去了战斗意识。战争开始后,炮声响起,无论是官还是兵,一个人跑得比一个人快。在吴淞之战中,当时驻守宝山的两江总督牛,见敌军火炮不停的开,吓得临阵脱逃,导致全军大乱,让敌人有机可乘,使宝山未战而失。这后来也成为军中一个笑话。

上一篇

曾国藩:免于报销胜过封侯百倍,古代报销为何这样难?

下一篇

历史|中国古代的那些“超级工程”,令人惊叹 !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