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收藏 0 0

导读:公元1392年四月的一天,皇宫中的朱元璋突然听到一个消息,一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朱元璋,却惊的一屁股坐在地上,甚至连话都说不来。

原来,时年37岁的太子朱标居然死了。这件事不但震惊了600年前大明朝,而且还给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争论至今的谜案…….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的去世,让朱元璋痛心不已

公元1392年四月的一天,大明皇宫中的朱元璋听到了太子朱标的死讯,惊得那是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对于朱标的身份我们大家都很了解了,朱元璋会伤心成这个样子,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这位太子的死,倒成了一桩历史迷案。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按照史书里的记载,朱标是1355年出生,死的时候刚刚37岁,可谓正当壮年。虽说古人的平均寿命没有今天那么长,可是作为享受着最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太子,37岁就一命呜呼,那也未免太早了一些吧。

更为关键的是,明朝的宫廷档案里面,对于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的死因,居然来了一个含糊其辞。明朝的官府史书就用了四个字“皇太子薨”,具体原因没说。这么一来,后人能不起疑心吗?那么,朱标真的是被人给害死的吗?又会是什么人干的呢?接下来咱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说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位太子爷朱标吧。

朱标出生于公元1355年九月,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他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那位鼎鼎有名的马皇后马秀英,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那个大脚皇后了。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是朱元璋和大脚皇后的儿子

当然了,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只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里的一名首领,那年还是朱元璋最艰难的时期。所以马秀英怀朱标的时候呢!生活条件实在是不怎么样,不光是缺吃少喝的,外加颠沛流离和担惊受怕。结果小朱标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也有点先天不足的意思。

还好在马秀英的精心照料之下,朱标总算是平平安安的长大了。因为从小在以明事理而著称的马秀英身边长大,成年之后的朱标性格也随母亲宽厚仁慈,没什么太大脾气,跟父亲朱元璋的完全不一样。

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陈友谅,被部下推举为吴王,朱标被立为世子;1368年正月,朱元璋统一江南,在南京正式称帝朱标被立为太子。

公元1377年,也就是朱标22岁的时候,朱元璋下旨说,“太子年级长,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意思简单明了,“我老朱打拼多年,累了!准备退居二线,享几天清福,今后国家的事情,都交给太子来处理吧。让年轻人好好锻炼一下。考察考察,为正式接班做准备。”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出生时,正是朱元璋最困难时候

只是估计朱标当时没想到,这个锻炼考察期怎么会那么长呢?一直到他死了都没结束。那他的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正史没有记载,那野史呢?

您别说,还真有,甚至其中有些说法,说的还非常惊悚。比如说在明朝何乔远写的《名山藏》,还有作者已经没法考证的《奉天靖难记》,这两本书里面就都肯定的说,朱标绝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暴毙,让人给害死的。

书中说到,有人控告朱慡和朱棡这两人鱼肉百姓,草菅人命。朱元璋派朱标去调查,朱标回来后是添油加醋,把这两个弟弟平常怎么鱼肉百姓,怎么作恶多端的详细描绘了一通。听得朱元璋那是怒发冲冠,七窍生烟的,对这两个儿子简直是就起了杀心了。

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秦王和晋王在皇宫里面,估计是早就布下了眼线。朱标在父亲面前告两个弟弟黑状的消息,很快就被送到了西安。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元璋让朱标调查他两个弟弟的情况

这两位王爷自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接到消息的朱慡和朱棡决定来一个先下手为强,他们花重金买通了太子府里的太监,往朱标平常喝的补药里面下了毒,这才有了太子的突然暴毙。

野史中的记载,逻辑上倒是合情合理的,那这会是朱标壮年暴毙的真相吗?对于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历史迷案,后市当然有不少的学者专门做过研究。

最终的结论还都比较一致,说这个说法纯属恶意杜撰。按更可靠的史料记载,朱标不但没有告秦王和晋王的黑状,相反,他还处处提两个弟弟开脱,争取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救了这两个弟弟的性命。

而且正史里,还提到了朱元璋之所以剥夺了秦王和晋王的封地,把他们哥俩调回京城。并不是两个人真有什么谋反的举动,而是朱元璋想迁都,他看中了西安这个地方。

可是,西安已经分给儿子了。做皇帝的金口玉言,总不能平白无故的,把已经给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吧,那怎么办呢?朱元璋这个人的性格大家都清楚,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是什么手段那不是问题,哪怕是冤枉自己的儿子也无所谓。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为两个弟弟说尽好话

于是乎,他就借口秦王晋王行为不端,剥夺了他们的封地,还把哥俩调回了南京。史料里面还明确记载了,后来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改了主意,又不想把都城迁到西安了。

于是乎呢,秦王和晋王又回到了各自的封地,继续当王爷。历史上,哥仨之间压根就没有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说弟弟下毒害死大哥,这个说法根本不靠谱。

这种说法否定了,那还有什么别的说法吗?有,这个说法的比上一个更具有戏剧性。说朱标是被他爹活活吓死的,而且这说法还出自《明史》。

说《明史》里的很多相关的记载里面,处处都在暗示着这个结论。《明史》记载,朱标虽然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正统接班人。可实际上,朱元璋对于这个接班人并不满意。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他天生体弱多病,性格又厚道软弱。这和精力旺盛,性格强势的朱元璋,那完全是两条路子。从性格脾气上来说,不爱读书爱打仗的四儿子朱棣,才更对朱元璋的胃口。

只不过,继承人立嫡立长,那是中国传了几千年的礼法,朱元璋也不敢不遵守,他只能是忍痛割爱,继续让朱标当太子。所以,即便他主动退居二线,让太子监国理政,实际上却还是牢牢霸着各种权力不放手。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一些野史暗示朱元璋不喜欢朱标

朱元璋一方面下旨让太子理政,另一方面派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让他们“事有当言者须以实论列”,勿事虚文。这等于是让这些监察御史们直接向自己奏报,那太子就被晾一边去了。

这么一来,朱标的地位就很尴尬了。认真管事吧,各种决定权都在老爹手里面,自己说了不算,这活没法干;不管事呢,老爹给了你监国太子的名分和机会,你敢撂挑子,那就属于烂泥扶不上墙,今后还怎么接班,是左也不是右也不行。可想而知,这朱标的日子有多难好过了。

不过,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嘛,性格再软弱,身上好歹也有三分的血性。有的时候觉得朱元璋做的太过分了,朱标也会壮起胆子提出不同看法,甚至顶撞他老爹。

比如说在前面提到过的《名山藏》,这本书里面就说了这么一件事。说有一回朱标审理各地报上来的死刑案件,觉得杀人太多不太好,就把一些可杀可不杀的案子呢,给改判了一下,想少杀几个人。

谁知道他的意见送到朱元璋那,朱元璋是出了名的爱好杀人啊。于是,大笔一挥又全给推翻了。朱标就劝老爹,立国当以宽仁为本,靠杀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为了少杀人,触怒了朱元璋

一听这话,朱元璋勃然大怒,照着儿子一通臭骂,臭小子难道还用你来教我怎么当皇帝吗?至于朱标的反应呢,这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来描述“悸骇不已”。就是说,朱标被吓的浑身直乱抖啊,半天都没缓过神。

在《明史》里面,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说,朱标监国期间表现不怎么样,经常惹朱元璋生气。朱元璋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发飙,对这个已经几十岁的儿子了,那是又打又骂,所以父子关系是越来越紧张。

而《奉天靖难记》里面,那更是直接说“朱标所为多失道,屡为上皇督责”。结果时间一长呢,朱标就心生怨恨,他怨到什么程度呢?“(太子)长于宫中行诅咒,又擅募勇士三千余,东宫执兵卫。”

意思是说,朱标不但诅咒自己的老爹早点死,甚至还暗中招兵买马,准备搞政变,直接干掉老子。只可惜事情没办成败露了,还没等朱元璋着手处理,朱标自己就先挂了。

说到这儿,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这《明史》和其他一些野史吧,写这些事情无非都是在暗示,朱标身为太子却处理不好跟父亲的关系,造反不成心理素质又差,最后活活吓死。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篡改历史的人是朱棣

那么,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又有多少呢?有专家研究这个问题之后还是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专家发现凡是带有这种观点的史料,都是被人改过了的。

被谁改的呢?朱元璋的四儿子,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朱棣的事迹,那就不用再细说了。这位一直镇守北方,原本跟当皇帝没有任何关系的四皇子,在朱元璋死之后,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朱允文手里面把皇位给抢了过来。

那么,史料里面关于朱标的那些事情,跟朱棣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朱棣的皇位是夺了侄子吧,他必须证明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啊,他要给自己正名啊。朱棣得让老百姓们相信,自己不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朱棣本来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王爷,可是我的爹爹年纪大,脑子犯糊涂啊,选了两个接班人都不是当皇帝的材料。我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败在这两个人手里啊。我这才起兵靖难的啊,逼不得已我做了皇帝,其实我根本就很为难嘛。至于我哥哥和我侄子这两个家伙,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不像话,书里面都写了,你们自己慢慢看。

为了表达这个目的,朱棣找了一帮文人,对于宫廷档案进行了大肆的篡改。另外,还编写了大量野史,散步到民间,内容无非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些东西。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棣的皇位是夺自侄子朱允炆之手

什么朱元璋从小就喜欢朱棣呀,一直都有心要传位给四儿子呀,只是朱标心眼多,心肠坏,经常在老爹面前说几个弟弟的坏话呀,这才让朱元璋没有另立太子。

后来朱元璋终于看出朱标不是个东西了,父子翻了脸,朱标于是暗中密谋造反,只可惜心理素质不过关。事情刚一败露,就把自己给吓死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明史》和各种流传至今的野史里面,才有那么多关于朱标的不实记载。朱棣篡改历史,那已经是被众多史学家所证实了的。

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标都是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此人性格宽厚温和,跟兄弟跟大臣都能够处理好关系,这样的人让他带兵打仗,或许少了点魄力。

可是大明江山早就打下来了,当一个守成之君,那朱标这样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这点道理,以朱元璋的识人之明又怎么会不明白呢?事实上,朱元璋不但从来没有过换太子的心,相反,为了能够让朱标顺利接班啊,他是费尽了心思。

年仅37岁就去世的太子,让朱元璋痛心,也给历史留下一段谜案

朱标的早逝很大程度上源自心理压力

看到这儿有朋友肯定又要问了,说了这么多,各种说法都被推翻了,那他到底为什么英年早逝呢?前些年,南开大学历史系的余新忠教授,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来探讨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的名字,叫做《明懿文太子朱标尊贵而郁闷的一生》,文章的主要观点,那就是朱彪的死应该是属于正常死亡,病死了。

不过呢。他之所以死得这么早,跟朱元璋多少还是有一点关系。论文说,朱标身为储君就摊上了一个脾气火爆又喜欢揽权的强势父亲,难免经常受各种委屈,性格内向的朱标受了委屈,也只能憋在肚子里面。

这憋屈时间如果不长呢,还能慢慢消化。偏偏朱元璋还长寿,朱标这个悲剧太子一当就是二十四年,整天就生活在郁闷,紧张,甚至是惊吓之中。

再加上他先天不足,从小体弱多病,最后不短寿不出大病才怪呢。所以余新忠教授认为,朱标的英年早逝,主要还是和长期生活在紧张和压抑当中有关系。

咱普通人虽然没有皇位要继承,但是生活当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看了小编的文章,朋友们得接受朱标的教训,学会排解压力,放松心情,这个日子才能够越过越好了。

上一篇

还珠三美老照片,每个人穿旗袍都漂亮,谁更胜一筹

下一篇

要上天了!宠物也能当公务员?中国古人可不光把小动物当娃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