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收藏 0 0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罗集谊像

罗集谊(1896~1976),字觉僧,号浩然。扶风县绛帐镇西街村(今属绛帐镇西街村四组)人。少时聪颖,品学兼优。

民国五年(1916)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后赴日本留学,攻读经济学和国际法。其知识渊博,长诗文,精书法,善辞令。且精通英、日、法、德等国语言,历任中华民国驻韩国、日本领事馆领事、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专员。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清华园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南京失陷后,这里沦为冈村宁次的办公地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旧楼今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撤销驻日领事馆,罗集谊又去香港任英国在港总督秘书。其间,利用特殊身份,护送一批中国驻港著名爱国人士安全撤离,抵达重庆,免遭日本侵略者迫害,并参与对汪伪亲日政权的监视。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香港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民国档案罗集谊报告汪日活动情况致陈布雷函

日本投降后,罗集谊出任远东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法官梅汝璈的秘书,参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外的罗集谊

在历时两年半的过程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共开庭八百余次,先后审判了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第一批28名甲级战犯,罗集谊参与起草了长达1213页的判决书,与中国法官梅汝璈一道,并肩作战,对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贡献,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出色地完成了这场世纪大审判。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东京审判中国代表团法官梅汝璈

罗集谊之侄罗正东,今年85岁高龄,曾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提起伯父罗集谊,他情绪激动。听老辈人讲,伯父从小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 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经济学,之后,曾两次留学日本学习经济学和国际法。“伯父一辈子坚持正义,不辱使命,在涉外活动中颇有建树。“罗正东说。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罗集谊之侄罗正东

建国后,他弃政从教,重返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与于右任交往甚密,情谊深厚。一生衣食简朴,归里省亲,轻车简从。待人宽厚,乐善好施,在日本上层社会、中国外交部门和陕西故里颇有好的影响。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五十年代的香港

罗集谊在东京大审判结束后也未去台湾,一直在香港,解放前和解放后与老家常有联系。

1976年病逝于香港,家人把消息告知老家后,因为当时老家是有海外关系的地主家庭,属于重点监控的对象,他们没有去香港奔丧,因此造成了他的子女和老家亲人之间的隔阂,从此与老家断绝往来,音讯皆无。

东京审判中的扶风人

▲罗集谊与儿女

这段特殊的历史造成了家族的误解与隔阂,至今都未能弥合,罗家老家的后人们每每谈及此事,都唏嘘感叹不。

上一篇

历史上不该亡国的七大君王,为什么最后都被灭亡国了。真可惜

下一篇

中国历史顺口溜,厉害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