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名人轶事二则——陈亮盗马,韦觐祭官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名人轶事二则——陈亮盗马,韦觐祭官
收藏 0 0

陈亮盗马

陈同甫名叫亮。

他刚开始听说辛弃疾的名号,就去拜访。

快到门他口时,遇到个小桥,催马前行三次马退回来三次。

同甫于是大怒拔剑砍向马头,随后推马倒地,步行继续前行。

当时辛弃疾正好在楼上,远远看到(他斩马)大为惊异。

派人去问,然而同甫已经到了门口,后来就有了交情。

辛弃疾获封要当元帅时,同甫当时却落落无名,家也很穷。

他到治所拜访辛弃疾,和他谈了天下大事。

酒到酣处,辛弃疾说了南北势力的利弊,南部可以怎么吞并北边,如此这般;北边如何吞并南边,如此如此;还说钱塘那里不是帝王所住的地方,阻断了牛头山,天下都没有援兵能救;决开西湖水,满城都会成为鱼鳖之属。

喝完酒,就跟同甫一同睡在房中。

同甫夜里想到辛弃疾慎重寡言,醒了肯定知道自己犯错,肯定会杀了自己灭口,于是偷了辛弃疾的骏马逃走了。

一个月以后,同甫有给辛弃疾写信,要十万钱用于济贫,辛弃疾如数给了他。(和有才华的人相处也很危险,杀身之祸,同甫真是聪明!)

【原文】陈同甫,名亮,号龙川。始闻辛稼轩名,访之。将至门,遇小桥,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挥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异。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稼轩帅淮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访稼轩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于斋中。同甫夜思稼轩沈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月余,同甫致书稼轩,假十万缗mín以济贫,稼轩如数与之。

韦觐祭官

唐代,有位太仆卿叫韦觐,想当夏州的节度使。

有个巫师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忽然有一天登上门来对他说:“我这个人善于向星辰祝告祈福,凡是求官职的,没有不灵验的。”

韦觐不知道他这是诳骗敲诈自己,便让他选择良辰吉日。

这天深夜,韦觐让家人在中庭摆上香和蜡烛以及酒和水果等。

巫师乘着酒劲儿赶到中庭,让韦觐自己写上一道要升的官衔,虔诚的摆到祭坛上。

巫师抓过那道写好的官衔,仰天大叫道:“韦觐有野心,让我祭天!”

韦觐见势不好,带领全家人跪倒于地,拜道:“求仙人不要说这种话,便是我们全家老少一百多口人之大幸!”

结果,韦觐把家里的古玩财物,全都送给了巫师。

当时,崔侃任京兆尹。有一个官府的囚犯从狱中逃出来,说那个巫师是他的同伙。里胥找到那个巫师,盘问他最近的服装怎么忽然变样了?

巫师一阵惊窘,便说:“太仆卿韦觐,曾经让我为他祭天,我想告发,结果,他便用家中的财产求我,千真万确,这可不是我偷的呀!这件事,应当向上申奏才对。”

宣宗皇帝把韦觐召到殿前,经再三查问,才弄清其中冤情,然后又召宰相的大臣

们说道:“韦觐是城南的贵族,世代相传都是作官的。昨天为了求官遭到诬谤,不要让酷吏加罪于他。”

不久,那巫师被押赴京城处死,韦觐被贬为潘州司马。

【原文】唐太仆卿书觐欲求夏州节度使。有巫者知其所希,忽诣韦曰:“某善祷祝星辰,凡求官职者,必能应之。”韦不知其诳诈,令择日。夜深,於中庭备酒果香灯等。巫者乘醉而至,请书自书官阶一道,虔启于醮席。既得手书官衔,仰天大叫曰:“韦觐有异志,令我祭天。”韦合族拜曰:“乞山人无以此言,百口之幸也。”凡所玩用财物,尽与之。时崔侃充京尹。有府囚叛狱,谓巫者是其一辈。里胥诘其衣装忽异?巫情窘,乃云:“太仆卿韦觐,曾令我祭天。我欲陈告,而以家财求我。非窃盗也?”既当申奏,宣宗皇帝召觐至殿前,获明冤状。复召宰臣论曰:“韦觐城南上族,轩盖承家。昨为求官,遂招诬谤。无令酷吏加之罪俧。”其师巫便付京兆处死,韦贬潘州司马。(出《云溪友议》)

上一篇

比张爱玲还传奇的女人 是她妈!

下一篇

杨家将“辕门斩子”:故事感天动地,不过并非历史事实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