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收藏 0 0

欢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关注此号。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隋唐这段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书写下来。

每周一、三、五中午11点左右定时更新。

《隋唐300年》第2篇

天下第一谋士

五位王爷进京以后,马上发现了杨坚的阴谋。

于是,赵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逌(yōu)设计了一个被人用过无数次的鸿门宴,出人意料的是,此刻杨坚认为大权在握,开始大意起来,竟然接受了邀请。

杨坚前脚刚走,李德林恰好去找他汇报工作。听下人说他去了赵王府,李德林大吃一惊,急忙命令元胄带兵向赵王府狂奔而去。

杨坚进入赵王府后,赵王又将杨坚带到了内室,并且命令杨坚的随从不能跟随。杨坚就像吃了迷魂药一样,竟然再次跟着进了内室。

赵王高兴极了,他设想过无数次刺杀杨坚场景,他以为会血流成河,会两败俱伤。但没想到杨坚会如此的愚蠢,鸿门宴竟然如此的顺利。杨坚,既然你要夺取我宇文家的江山,那你就拿命来吧。

酒过三巡之后,赵王按着配刀,一点一点的抽出,一寸、两寸、三寸,寒光咄咄逼人,如果不出意外,杨坚就要当场毙命。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赵王卧室门口,突然来了一个人,那人身穿厚甲,手持长矛,怒眼圆睁,没错,他就是刚刚赶过来的保镖——元胄。

元胄大喊“丞相,府中有急事,您不能在这里多呆了。”

赵王心头一惊,吓出一身冷汗,随口骂道:“我和丞相议事,你算什么东西!”

元胄自报身份后,赵王为缓和气氛,赐酒给元胄,但元胄不喝。此刻,杨坚仍然没有意识危险已经来临,见两边尴尬,便命令元胄退出内室,在门口等候。

元胄退出后,仍在门口紧紧的盯着赵王的一举一动。赵王见不好下手,更又生一计,以上厕所为由,到外面密令两个儿子:“通知滕王宇文逌过来帮忙,然后你们再进去献瓜,我好趁机杀了他。”

滕王宇文逌过来后,杨坚出门相迎,元胄凑到跟前,再次提醒危险,杨坚仍然不以为然。一会瓜便献了上来,赵王拿起所戴配刀,将瓜切开,一手拿瓜,一手拿刀,将瓜递给了杨坚。

杨坚正要接瓜,赵王漏出了狰狞的微笑,伸手,来吧,让我杀了你。

但意外又一次发生了,元胄再次夺门而入,挡在杨坚面前,大喊:“相府有急事,你怎么还在这里喝酒。”一手将杨坚往外推,一手拦着赵王。杨坚这才恍然大悟,觉得可能有诈,赶紧跑了。

跑回去后,杨坚思细觉恐,赵王小人,原来想演鸿门宴续集啊。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于是,以谋逆的罪名将赵王、滕王杀了。杀完后,害怕剩下的三个王爷心中不服,又给他们了一颗糖吃:赏钱,给女人,给特权,可以带剑上殿。但不久之后,又找了个借口,把三位王爷也杀了。

如果不是史书上如此记载,真的很难想像,一代英名神武的雄主隋文帝杨坚,竟然会犯下如此低下的错误。看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对的,哪怕你是最高明的君王。

但这还不是杨坚的最后一次错误,一个多月之后,他便又犯了一次致命的错误。

搞定五位王爷之后,广撒耳目便起了作用,一封密报传到了杨坚的手中,皇亲国戚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64岁的尉迟迥可能会反。

怎么办呢,杨坚经过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非常绝妙的方法,派后周名将72岁的韦孝宽去代替尉迟迥的位置。

一来韦孝宽战功赫赫,在军中有很高的名望,去接替尉迟迥,尉迟迥可能出于害怕不会反抗。

二来,韦孝宽虽然不属于杨坚阵营,但衷心耿耿听天子号令,杨坚用天子之令下诏,他必听调遣。

三来,如果尉迟迥反叛,杀了韦孝宽,也可以为自己日后登基除掉一个障碍。

事情如杨坚所愿,韦孝宽接到命令后,立刻就出发了。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但作为名将,韦孝宽一点也不傻,杨坚刚把五位王爷杀了,现在又要夺尉迟迥的权力,这货不反才怪。

所以,他从长安出发后,便开始慢慢溜达,结果尉迟迥真能忍耐,一直憋着不反。一个多月后,韦孝宽溜达到了朝歌(今天鹤壁),一看距离相州就差100里了,真不敢再往前跑了。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于是,他撒了一个谎,这是他人生中无数个谎言中的一个,但却救了他一命。

老韦说自己病了,偏瘫那种,床都下不去,更别提跑了,然后还派人去相州买药,实际上是打探消息。

尉迟迥上当了,掂量了下自己的身体,觉得72岁的老头被马车颠了一个多月,瘫了也挺正常,便派韦孝宽的侄子韦艺去接他。韦艺是尉迟迥的同党,也是个坑叔货,见了韦孝宽说:“叔啊,你咋啦,怎么瘫了?”。

刚刚还气都喘不匀的韦孝宽,猛的坐起,立马正色道:“尉迟迥是不是要反?”

韦艺不知道他叔多厉害,还在那装糊涂,一个劲的摇头。老韦见侄子那副德行,瞬间露出了名将的严厉,杀气四起,挥了挥手对手下说:“拉下去,砍了!”

韦艺这才知道他叔是玩真的,哆哆嗦嗦说了实话。于是,72岁的老叔带着50多岁的侄子,骑着马一路往回狂飙。

这事告诉我们,经常锻炼身体有多重要,不光能延年益寿,关键时刻还能保命。

还别说,老韦不光身体好,脑子是真灵光,跑的路上还心生一计。每到一个驿站,就把驿站里的马全都赶走,还对驿官说:“尉迟迥一会就到了,你们赶紧准备酒宴招待。不招待好喽,我要了你们的狗命!”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尉迟迥听说老韦跑了,赶紧派人追。结果这伙人到驿站一看,马厩里没有换乘的马,但饭桌上却有好吃的饭,哪还有心思再追。老韦和侄子就这样跑回了长安。

六月底,尉迟迥自封大总管,率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和其兄弟尉迟勤的青、胶、光、莒等15州,起兵20万,反了。

杨坚急忙派名将韦孝宽率军15万前去平叛。

但结果完全超出了杨坚的预料。

七月十日至十五日,连续4条800里急报从全国各地传回京城:

1、平叛大将军韦孝宽与尉迟迥之子尉迟惇对峙在沁水(河南焦作武陟)两岸,其手下三员大将收受尉迟迥贿赂,故意延误战机,导致军心不稳。

2、七月十日,荥州刺史(今河南郑州)宇文胄、申州刺史(今河南信阳)李惠、东楚州(今江苏省宿迁)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今四川绵阳)刺史曹孝达,起兵反叛。

3、七月十三日,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又率其管辖的七州叛变投降陈朝。

4、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率其管辖十八州密谋反叛。

没有找到当时北周的地图,此时北周已经把齐给灭了,所以,图中周+齐就是当时北周控制的地方。蓝色大概为发生叛乱的区域,红色为北周首都长安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一时间,全国各地狼烟四起,举目四望,又将是一片生灵涂炭。

此时丞相府里一片肃杀,总指挥室里的大臣们吵成了一团。

几天没有闭眼的杨坚,睁着通红的双眼环视了一圈,突然一切安静了,死一样的安静。

过了许久,杨坚终于开口说话了:“事情紧急,谁有良策?”

郑译急切答道:“立马派三员虎将,换掉韦孝宽部,以免有变。”

杨坚立刻同意了。

但是,杨坚,你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尉迟惇等的就是这一刻。

7天前,尉迟惇见韦孝宽善于用兵,布阵严密,一时难以攻克,便布下了这个离间计欺骗他,没料到,竟然骗到了远在后方的杨坚。

“万万不可!”角落里传出了坚定的反对声,此人又是刚被纳入核心成员的李德林,此后,他将逐渐的演变为天下第一谋士。

“丞相,您与这些将领本来都是国家重臣,地位平等,他们没有服从您的义务,现在您只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罢了。派遣他们,您怀疑他们有异心,再派遣别人,您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没有异心?

他们三人收受贿赂的事,事发突然,真假不明,现在如果马上派人替代他们,他们可能会因害怕获罪而叛变;如果把他们都抓了起来,那么前线的将帅自韦孝宽以下,就会人人自危,莫不惊慌。况且临战易将,正是战国时期燕国、赵国被齐国、秦国打败的根本原因。以我看来,您只要派遣一位既是您的心腹,又通晓谋略,又被众将所信服的人去监视他们的举动即可。纵使他们怀有异心,也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万一有异常举动,也必能将其制服。”

妙,实在是妙,得李德林此人,何愁不得天下!175年后的那场巨变里,唐玄宗如果能谨记这段话,大唐又怎么可能在最鼎盛的时候跌入谷底。

战场是人类智慧巅峰的较量,总是瞬息万变,各种消息虚虚实实,最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作为主帅,最重要的就是在蛛丝马迹之间,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而作为君主,最重要的就是相信你认命的将领,相信他们的判断,相信他们的能力。

坐镇大后方的杨坚,可以得知三名猛将收受贿赂的消息,那么,作为前线的主帅,又是久经杀场的名将韦孝宽怎么会不知道此事?

他为什么没有处理,又为什么没有上报?肯定是他知道哪些信息是假的,哪些是真的。

杨坚听完后,恍然大悟,说“如果不是有君在,几乎要败我大事啊。”

本着谁出主意谁干活的原则,本来应该派李德林去做监军,但杨坚考虑到李德林机谋过人,留在身边还有大用,于是便面朝众位大臣问“谁愿意担此大任,去做监军?”

沉默,满朝的文武大臣又是一阵沉默,许久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杨坚将目光扫向了刘昉、郑译,但两位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

“让我去吧!”未来隋朝的第一文武全才——高颎(jiǒng)站了出来。但在此刻,39岁的高颎虽然也是杨坚的心腹,但主要是文职,几乎没有带兵经验。

他有御敌之策吗?没有!他有必胜的信心吗?也没有!

从后来的事情上我们知道,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因为从长安出发之后,他流着泪,托人给母亲带了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名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理想,为了忠诚,愿意以死相拼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而高颎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去吧,未来的道路会很艰险,但是胜利的天秤只会倾向于勇者,那里会让你蜕变为天下第一名将,历史会记住你的名字,让你的荣光照耀千秋万代。

最难啃的骨头已经有人啃人,其它的叛乱,杨坚就直接任命平叛将领了:

命杨素(未来天下第二文武全才)为行军总管,领军10万,征讨荥州刺史(今河南郑州)宇文胄。

命王谊为行军总管,领军10万,征讨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

命梁睿为益州总管,接替现在益州总管(今四川成都)王谦的职务(梁睿刚上路,王谦就反了)。

《隋唐300年》第2篇:天下第一谋士

上百万兵力在神州大地上铺就开来,几场血战即将拉开序幕。

下篇预告:不世之名将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 周书 · 宣帝纪,令狐德棻,627年

「1」. 周书 · 韦孝宽传、尉迟迥传,令狐德棻,627年

「3」. 隋书 · 高祖纪,魏征,629年

「4」. 隋书 · 李德林传、高颎传、魏征,629年

「5」.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四卷 · 陈纪八,司马光,1084

上一篇

朱元璋下令:官员贪污60两银子就处死,60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下一篇

孙殿英从裕陵乾隆的嘴里抠走了什么宝物?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