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收藏 0 0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暖和地会意一笑”。

这大约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悠远的海南岛。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终身,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观其终身,能够用三句话概括: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这种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学习。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青年时看远

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有一篇散文《伤仲永》,故事如下。

有一个方仲永的小孩,不曾读过书,却在五岁时就可以写诗作赋,文采斐然。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十分惊奇,慢慢地都以宾客之礼看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率领着仲永四处访问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就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方仲永的才干就渐渐消逝了,等到他二十岁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由于方仲永父亲的短浅眼光,就湮没了一位天赋异禀的孩子,这是何等的荒唐!

若是你觉得这种事情只会发作在古时,那就来看看另一件事。

前两年,人民日报在微信上发过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悍然批判那些舒适地坐在象牙塔里,虚度时光断送本人前程的大学生们。

这些年,各大院校本硕博学生被劝退、被开除的事情屡见不鲜。

一些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彻底放松了本人,混学分,混文凭,对学习没有根本的敬畏感,每日醉生梦死。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说到底,就是这群年轻人看得不够远。在最该努力的年岁,却选择了享用。

回望古今,凡有大成就者,皆是青年时便心胸壮志,心系远方之人。

苏轼在年幼时,在书房门前写了一幅对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世书。

他从小就晓得读书的重要性,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

因而,才干够有后来的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的苏轼。

人的终身就是不时付出和收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步构成两种人,一种人因努力而胜利,另一种因懒散而失败。

只要志存高远,才干找到奋起的动力、行进的航标。

所以,青年人要兢兢业业,行得稳、看得远,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玩乐,而是要懂得沉下来学习学问,完成心中的志向。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中年时看开

青年时好事多磨的苏轼,中年时却尝遍了人生的苦辣甜酸。

公元1079年,苏轼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也是他终身的转机点——乌台诗案。

42岁的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卑微官职,这对满腔志向的苏轼而言,是何等大的打击。

可他面对那些灾难却能看得很开:身处顺境,他能享用最好的,身处逆境,他能接受最坏的。

他从不会由于命运的磨练而意志低沉,反而在此期间发明出了许多豪迈大气的不朽名作。

一如苏轼诗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他能享用命运的捐赠,也能承当命运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他都能变成生命里的景色。这大约就是苏轼的魅力吧。

人这终身,苦乐参半,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分,没有谁会是好事多磨的,凡事看开一点,坚持一个好意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未来才会过得更舒心潇洒,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痛苦时,学会把本人肩上的担负减轻,轻松前行;

难过时,学会从悲伤的心情中走出来,去大自然中释放本人的压力;

开心时,更要学会分享,把本人的快乐传播给别人。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说:

人生一局棋,关于胜负,我们总是无能为力。怅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分,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凡事看开,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协助我们在纷繁杂乱的生活中构成一个良好的心态。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老年时看淡

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芜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

听说在宋朝,流放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分。

他却把儋州当成了本人的第二故土,“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致使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人生如登楼,一岁一台阶。看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渣滓。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当人生到了老年,就应好像高楼观物,看淡懊恼,珍惜美妙。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

没有奢华别墅,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便是幸福;

没有万贯家财,家人健安康康团团聚圆便是幸福。

当你看淡了很多无谓的东西,才发现接下来还有更好的在等着你。人生处处有磨练,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当你看淡了很多无谓的东西,才觉得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无论发作什么,都会笑容面对生活,不烦躁、不埋怨,得之漠然,失之安然。

苏轼的终身让我们明白:

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不可沉溺于玩乐,才干活得自由广博;中年人要洞察世事,不被表象所迷惑,才干活得豁然通达;老年人要恬淡沉着,不为物欲而牵绊,才干活得谈定沉着。

下一篇

古代追求爱情维护婚姻第一人--才女卓文君这就是我的爱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