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收藏 0 0

古代,身为帝王统领天下可以说是每个人心中,深埋的豪情壮志,但是,却有一些人,他们有了很好的机会,却始终没有去争取。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一个字——忠。

他们堪称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心甘情愿的辅佐帝王,只为人臣。他们都是谁呢?让我们一个个揭秘吧!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第一,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相信无数人都会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吧。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刘备集团中智囊的核心,这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毕竟诸葛亮的故事很多人都是从很小就听说过了。而刘备能从一个“常败将军”,摇身一变成为皇帝,诸葛亮的功劳如果说是第二的话,那么恐怕就没人敢认第一了。

然而,在刘备经历了夷陵大败之后,抑郁成疾竟因此而终,最后的刘备于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诸葛亮听到了刘备的肺腑之言后,连忙下跪,把头都磕破了,并表示必定全心辅助刘禅,绝不会有二心,这才让刘备安心。而刘备死后,由于刘禅愚钝,因此诸葛亮坐拥丞相开府、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益州牧以及假节钺,这可是一手把汉制当中所出现过的,全部的行政大权都抓在了手里啊,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若是想要取代刘禅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事吧!

并且,诸葛亮的名分,那可是季汉政权开国元勋再加上开国皇帝刘备的托孤重臣,要论资排辈,在巴蜀之地就没一个比得上他的。再考虑到乱世君主都是需要靠军事权威立威的,而单凭这些就不是刘禅可比的。更不要说成都政权、汉中军权全是葛公一人操持,且朝政也是他一人掌握。

因此,诸葛亮在职权、名势以及实权三个方面,都完全凌驾于刘禅之上。但是如今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鞠躬尽瘁、不重亲族、赏罚分明以及尊崇汉室的诸葛亮,却并未看到一个僭越礼制、重用亲党、培植权势、裂土建国的葛贼生平。都是靠着一个“忠”字在支撑啊!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第二,蒙恬

在秦始皇平定六郡、一统中国的过程中,将军蒙恬可谓是其不可或缺的大将。

在秦朝统一以后,一切都并不太平,匈奴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面对骁勇善战的匈奴,秦始皇便直接让蒙恬负责抵御。于公元前215年,始皇更是任命蒙恬为帅,并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

而在秦朝确立后,也是由于蒙恬的存在,才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其威名。除了北逐匈奴之外,蒙恬还率军收复了河套等地,并且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以及秦道,无论是对秦朝还是整个中华,他都是功不可没的!

并且,实际上秦始皇托孤,是让蒙恬辅佐扶苏治理国家,这也充分表现了秦始皇对于蒙恬的信任。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不过,蒙恬乃至整个蒙氏家族最后的结局却是相当悲惨的。自从胡亥夺位后,便设计斩杀蒙毅,而蒙恬也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更是被灭门,一代忠臣却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牺牲品,令人唏嘘。

第三,韩信

当楚汉之争临近结束的时候,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并控制着北方广大领土的大将,他的行动对整个天下形势,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并且那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就不受刘邦的控制,但他却还是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并成就了汉家四百年的基业。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人物,明明可以自己上位称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这是因为,韩信当初只不过是布衣,无权无势,当官也当不了,投靠后项羽又不受重视,是刘邦让他封王拜相、光宗耀祖的,因此韩信感戴刘邦的知遇之恩,觉得刘邦待他不薄,自己没有任何理由背叛刘邦。

而且,他只不过想做个“假齐王”,而刘邦却让他做了名正言顺的齐王,韩信没了其他追求,也就心甘情愿地为刘邦效力,诛灭项羽了。

只是,最后的韩信同蒙恬一样,没有善终。于公元前196年,作为“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于宫中,临死之时,韩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

朱元璋崛起之初,最宠信的将领,是徐达么?

下一篇

两次世界大战——世界老二美国对英的反超(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