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收藏 0 0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汉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继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之后,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

他是谁呢?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陈汤,或许说起这个名字你不熟悉,可是你肯定听过这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九个字就够剽悍了吧,可是说这句话的陈汤才是真正的剽悍。

1. 陈汤当时所在时代背景

《汉书》记载过这样一段陈汤对甘延寿说过的话: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这段是说匈奴作为蛮夷戎狄的一支,对于强盛时期的大汉帝国是畏惧的。可是而今呢,武帝后匈奴历经数十载的恢复,已经有了一定的战力,可是当下的大汉并不复当初武帝时的盛况。且匈奴人人剽悍,勇武敢战,如果我们大汉把其放任久了,其必将再成为西域之最大祸患,届时乌孙、大宛、康居都会被郅支单于搅扰得不得安宁。

不若趁其未起之时,征发我西域之屯田兵士以及乌孙军士,直指郅支单于所部,必将可以一战而定,消灭这西域的不安定因素,一战而使西域久保安宁,此诚千载之功啊!

话说大汉自立国以来,多受北方匈奴的南下劫掠破坏,曾在汉高祖刘邦被围白登,吕后被匈奴单于冒顿调戏,可是汉朝还要不断把自家女儿送出和亲。及至汉武帝时期,一改当初的消极抵抗政策,不惜举国之力,终于把匈奴彻底打压了下去,可是依旧没有彻底消灭掉他们,匈奴分裂成了几部或降服大汉称臣,或远遁西域。

其后经历汉昭帝、汉宣帝两代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匈奴又死灰复燃了。特别是在康居城的郅支单于所部,不光多有敢战之士,而且郅支单于多有不臣举动。我们的主人公陈汤看到了这个情况,因此才有这样一段言论。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2. 且看陈汤如何一战成名

《汉书》有载: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陈汤在对甘延寿说过那段话后,甘延寿把陈汤的想法上奏了朝廷,可是大概是陈汤人微言轻,加之自汉武之后匈奴已衰,朝廷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于是久久都没有给甘延寿回音。

陈汤一天一天地等着,心等快等焦了,可是依旧得不到朝廷的许可旨意。可是他深知西域各部情况,知道郅支单于反叛用不了多久了,因此怎么也不能继续等下去。

于是趁着甘延寿久病期间,私自假传圣旨,调集了汉朝屯田之兵和车师国的兵马。这么大的举动当然被甘延寿发现了,这可是让甘延寿好大一顿震惊啊!连忙阻止陈汤这大胆的举动,要知道无诏令与兵符而起兵,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陈汤怒斥道:“箭在弦上怎能不发,现在的所有人都已经聚集起来了,众意难抗,你甘延寿这竖子难道继续阻拦?”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甘延寿见之,也只好答应了,作为这支军队的最高首脑,只好揽起了这个吃力或者也讨不着好的烂摊子,总共汇集胡、汉共四万多将士,就和陈汤直奔匈奴单于的王帐进发了。

即日引军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由是具知郅支情。

甘延寿和陈汤将兵马分为了六支,甘延寿率领了三支走了南道。另外三支让陈汤自己亲率,走北道入赤谷,经过乌孙到了康居东境,并在沿路捕获一些康居贵族,打听此时匈奴单于郅支的详细情况,然后在郅支城都赖水河边三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

没过多久,甘延寿也到了,六支兵马成功汇合,甘陈二人绕着康居城走了好几圈,经过一番对敌情的探测和分析,便下令四面围城。

第一天以平常羽箭射向城头,城上同时也会对射,双方皆有死伤,一天下来并没有什么效果。

夜里,陈汤让人纷纷偷偷地准备火箭,到了第二天天刚亮,郅支城都的人们还有点迷糊的时候,汉军一股脑地把准备了一夜的火箭全部射上了城头,城头顿时大乱,陈汤抓住时机,率领部下一举拿下了郅支都城,有兵士冲得急了,直接把匈奴单于郅支就给刺死了。

《汉书》中亦着重描绘了这一段: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

就这样短短两天,陈汤就完成了当初那个巨大的设想,可见其无愧千古名将。

3.这一战的结果

古代最为剽悍的将军,一战成为了千古名将

《汉书》有言: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可见,这一战后,以呼韩邪为单于的匈奴另一部(是臣服汉朝的一部分匈奴,和郅支所部常有纷争)对此可是且喜且惧,喜的是有争斗的对头没有了,惧的是怕哪天这煌煌大汉兵马就要来收拾他了。因此,没说二话,躬身稽首对陈汤等汉将恭敬一拜,表示愿永世臣服汉朝为大汉镇守北藩。

汉元帝鉴于此战的艰难险阻以及取得的战国,赦免了陈汤假传圣旨的罪过,并把他封为了“关内侯”。在汉朝,不建大功可是不能封侯的,譬如李广,可见这一次陈汤消灭郅支其影响确实极大。

后世对陈汤评价皆极高:

刘向:“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三重城,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

傅伯寿:“陈汤、傅介子、冯奉世、班超之流,皆为有汉之隽功。”

司马光:“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略,喜奇功。”

张燧:“陈汤之功,千古无两。阴山之北,凡几单于,自汉击匈奴以来,得单于者几人?终汉之世,独一陈汤得单于耳。”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古代名将选集》

上一篇

三国时期,外族为什么不趁中原内乱大举入侵?

下一篇

熄灯号 | 国旗,我是你的十四亿分之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