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收藏 0 0

他是一个传奇。

自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出生起,至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病逝,他的人生共历经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六个朝代。

而他在朝廷中枢任职期间,共跨越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先后侍奉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这个人叫冯道。

年轻时的冯道,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为人孝顺、勤学苦读,算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他在20岁出头的时候,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任用为一名幕僚。后来,因为得罪刘守光,冯道一口气逃到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冯道的人生巅峰也就从李存勖这里开始。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伯乐李存勖。

李存勖(后唐庄宗)之于冯道,实为伯乐。这位年轻有为的军事统帅,在他人生的前半程,还算知人善任。因而冯道得以步步高升,直至中书舍人。

但李存勖个人的结局是悲惨的。他有着无人匹敌的军事指挥才华,因而得以灭后梁、灭前蜀,后唐的版图成为五代之最。但他无治国才能,因为重用伶人,最后死于政变。距他登上皇帝宝座仅仅三年。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侍奉李嗣源。

伯乐李存勖死于政变,而政变的发起者就是李嗣源(后唐明宗)。按理说,冯道不应该继续侍奉新皇帝。但大概是觉得那是皇家私事,冯道也就心安理得地继续任职。冯道后来官至宰相,可谓官运亨通。而在李嗣源在位期间,冯道多次就治国和民生问题进行劝谏,都被李嗣源采纳。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石敬瑭的重用。

石敬瑭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后来他起兵造反,灭了后唐,建立后晋。这时候的冯道,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此之前,冯道已经先后送走了四位皇帝,分别是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此前政变只是换皇帝,一般人的内心也没有什么愧疚。不过这次直接就改朝换代了,很多臣子会有心理负担。但这个问题对于冯道而言,根本不是问题。石敬瑭(后晋高祖)十分看重冯道的才华,不仅任用他为宰相,更封他为鲁国公,可谓宠幸至极。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与柴荣的对话。

在石敬瑭之后,冯道相继侍奉了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四位皇帝。改朝换代什么的,他早就习以为常了。转眼间,他跪拜的当今天子是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是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他和李存勖一样,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但他又有别于李存勖这样单纯的武夫,柴荣具备治国才能,为人也很俭朴,堪称一代明君。可惜去世太早,不然后面也没赵匡胤什么事了。

柴荣即位之初,北汉趁机联合契丹入侵。柴荣便询问冯道如何应对。大概是年纪大了以后太求稳,早已磨掉了锐气,冯道极力反对柴荣御驾亲征。柴荣大怒,把冯道打发去主持郭威(后周太祖)的丧事。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柴荣御驾亲征,在高平之战中,一战定乾坤,将北汉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而我们的主人公冯道,也于高平之战后不久就病逝了。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忠奸自有公论。

历经十位帝王,后世有人骂他“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因为在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洗脑之下,鼓吹忠于帝王,为国尽忠。而冯道显然是个异类。

但在冯道活着的时候,当时的人都在称赞他的贤明,这也是那些帝王愿意接纳并且重用他的原因。我们在评价冯道的时候,需要去仔细审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天下群雄并起,称王称帝者不可胜数。今天坐在龙椅上的人,明天可能就死于乱刀之下。在这烽烟遍地、人人都想做皇帝的时代,作为臣子的冯道,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于是他想利用自己的权力,去劝谏那些坐在龙椅上的人,能够给予老百姓更多的休养生息。即便每一次的安宁生活都很短暂。但只要他能在皇帝耳边进言,就多少会有一些用处。这大概就是冯道的一点初衷。

一生侍奉十位帝王,他是三姓家奴还是百姓公仆?

上一篇

罕见晚清老照片:溥仪和太监“同框”,慈禧的贴身女官气质佳

下一篇

为何反秦义军的天下共主是楚怀王,而不是周天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