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沐易春文人的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元稹,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为世人熟知,不仅仅因为他与白居易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二人并称“元白”,我想,一定还因为这首传唱千古、入人肝肠的《离思》和那篇传奇《莺莺传》。元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一直以来,大家都对他毁誉不一。人们说他弃寒女,攀高门,“以巧婚而政通显”;说他后来为了仕途显达,不惜勾结宦官,使用卑鄙手段,以致登上相位时引得天下人耻笑。陈寅恪亦说:“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是的,他的确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而《西厢记》就是以元稹的《莺莺传》为蓝本改编的戏曲。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元稹的绘图

《莺莺传》又是元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莺莺正是他的初恋。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寄住于蒲州东面的普救寺,碰巧寡妇郑氏带着小女莺莺途经于此,也寄住在寺里。元稹母亲姓郑,细究起来,这郑氏还是他的远房姨母。当时莺莺十七岁,元稹二十一岁,二人几乎是一见钟情,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且常常夜半幽会。后来元稹为了功名,赴京应制科试,与莺莺哀哀分别。这样的事情简直是看到了开头,便猜得到结局,真的是一别就是一生。虽然元稹对莺莺的爱刻骨难忘,但现实总有很多的不可言说。元稹父亲早逝,家境清寒,若没有高官引荐,他的仕途就很不好走,当时恰好京兆尹韦夏卿看中了他的才华,欲把小女韦丛许配给他。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莺莺传》的绘图

元稹此时当然把爱情和事业在心里做了一番权衡,和众多的男人一样,他终是选择了事业,虽然莺莺才貌双全,家境富裕,可毕竟没有权势,对他的仕途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他弃了莺莺,选了韦丛。以韦丛的家庭背景,嫁给元稹,简直好比仙女下嫁凡夫,而他,原本也只是以为这就是一桩普通的政治婚姻,却没想到,韦丛不仅端庄温柔,通晓诗文,而且更难得的是不慕虚荣,安贫无怨。彼时元稹的前途还是一片黑暗,生活寒苦无依,而这个大户人家的千金,父母疼爱的小女儿,嫁给他后,就无怨无悔地把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正当元稹升任监察御史,仕途有了起色之时,年仅二十七岁的韦丛病故了。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元稹的绘图

发妻的死亡对元稹打击甚大,结婚七年,他还没来得及给她安稳幸福的生活,她就匆匆走了。也许他的内心永远无法忘记莺莺,可是自从与韦丛结婚,风里雨里的日子是她在身边陪伴,失意悲伤的时刻是她在身边抚慰,是这个温柔贤淑的女子陪着他度过了人生中最清贫艰难的岁月。自此,他才明白,纵然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可是在他心里,所有人都不能与她相比。他为她写下了史上最深情的句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辽阔,其他的水与之相比还能称为水吗?无疑相形见绌。宋玉《高唐赋》说,楚王曾梦见巫山之女,二人梦中相合,辞别时,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宋玉《高唐赋》的绘图

原来巫山朝云乃神女所化,那么其他地方的云怎么能和巫山的云相比?沧海与巫山,人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在元稹心里,韦丛就是沧海之水、巫山之云,再也没有谁能比得过。想起《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琛说:“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所以,何以琛等了赵默笙七年,长长的时光里,因为有过一个赵默笙,之后无论怎样优秀美貌的女子,都再没办法入他的心。元稹后来虽然有过不少女人,但他说:“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即使身处万花丛中,他也懒得多看一眼,他心如井水,再不起波澜,大概一半因为修道,一半因为她吧。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何以琛和赵默笙的剧照

读悼亡类诗,苏轼的《江城子》让人伤心坠泪:“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除开《江城子》,最让我情悲不能抑的,就是元稹的这一首了据说元稹是唐代绯闻最多的诗人,不断地与各种女人有牵扯不清的关系,他后来又续娶了裴淑,甚至还跟比自己大十二岁的薛涛演绎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只是这段感情无疾而终了,薛涛亦因他而终身未嫁,一袭道袍了余生。可纵然弱水三千,我仍是相信,韦丛在他心中的分量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诗人元稹的什么经历,让其明白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铭心刻骨

苏轼的《江城子》绘图

因为夫妻之间的爱护扶持,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最是铭心刻骨,放不下也忘不掉。关于那一段日子,元稹在另外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里有深情的描述;元稹当然知道韦氏嫁给自己后,吃了不少苦,家里贫寒,严冬腊月,她怕丈夫冻着,翻箱倒柜找出所有的衣服给他披上;丈夫想喝酒没有沽酒钱,她拔下发钗为他换酒;她甘愿陪着他吃野菜,没有柴烧,便去捡枯零的槐树叶子…所有的辛酸艰苦,她都无怨无悔。而今他发达了,她却不在了。诚知世事如此,谋得一品与千金,又有何用?还有比这更心痛更遗憾的事吗?三首《遣悲怀》,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直如滚滚江水,奔涌而来。知他悲痛如斯,才能理解他思念至重、爱恋至深的《离思》。

​参考资料

·《遣悲怀》

·《离思》

上一篇

动荡的南北朝---(一)“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

下一篇

〖看地图说古国〗006 世界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