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收藏 0 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法律理法合一的重要的时期,中国古代经历了西周”礼治”到秦朝的”法治”,自汉代开始礼法开始融合,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法结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礼与法紧密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着治理国家的功能。纵观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礼法结合的重要时期,”五礼”开始被应用到朝廷制礼实践中,成为了国家的礼仪制度,”五服”、”八议”等表现身份地位的制度也在这段时间相继入律。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1、魏晋的祭祀礼仪

魏晋南北朝当时国家分裂动乱,士族强盛,皇权中衰局面影响,魏晋南北朝祭礼发展比此前的先秦两汉更为艰难,但在这种情况下,魏晋南北朝祭礼文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魏晋王朝的祭礼主干内容为郊祀和祭祖礼。《宋书.礼一》中有详细记载,晋郊天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斋戒,即皇帝和清官都要散斋七日致斋三日,目的是为了可以和神明交流,二、夕牲,三、献血腥,四、进馔,五、三献,六、送神和燔燎。而相较于郊祭之礼仅限于帝王,祭祖礼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祭祖礼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庙制作,一为按时祭祀之法,但是晋的庙制、祭祖礼细节虽然比前代有所进步,但是规模依旧不怎么隆盛。祭祀礼仪看似无意义,但实际上当时王朝的正统性正是由郊祀来论证的,至于庙制和祭祖礼则是强调道德教化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魏晋的郊祀和祭祖礼在中国古代王朝祭礼的历史上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比起两汉时的粗鄙随意来说,魏晋时期的祭礼更加务实和精致,更适合统治需要,杨英在魏晋郊祀和祭祖方面的研究中明确提到魏晋的郊天、祭祖礼正是祭礼内容趋于精致,理性程度不断增强的承上启下环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2、丧葬的礼仪

魏晋南北朝的丧葬礼制风俗也是学术界关注的内容,央葬礼制在三国时期发生了前所未有变化从三国社会的上层阶级的的丧葬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期关于丧葬礼制的些明显特征,一、这个时期的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丧事虽无详细记载,但是帝王和大臣主的上层社会中盛行薄葬之风,很少看到厚葬的例子,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情况和历史等因素决定的,当时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经济衰退,财力有限,也因为当时受到老庄之学等导到变化的社会观念。二、自天子到小吏,在丧葬方面绝大实行短丧。三、魏晋南北朝的丧器礼仪是在先秦和两況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这他们的丧葬礼制。,但是大体上还是有所改进的,从而形成了晋制。魏晋对于丧葬礼制的改革要比两深彻底的多,这王要归功于三国开国国军的表率,他们都是丧葬制度的改革派。除了薄葬,魏晋时期还有夫妻合葬的习惯,这种合葬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人民对于爱情的尊重,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3、传承制度和宗法礼仪

自殷商以来,不愿意传位于子的帝皇很少,若无子嗣可传,也许需传位于健在的同胞弟,以便杜绝霍乱,这传承制度就是晋朝人发明出来的,这个发明对于当时的封建君主制社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除了传承制度,研究当时的宗族组织对于我们研究魏晋南北朝寸期的历史有着很多大的意义。晋朝无论是事假大族还是寒门]庶族都是以宗族观念、宗族制度为枢纽。晋朝荫亲属之制实际是让有权有势的人庇护他的同族,而受庇护的人则需向庇护者纳税。三国时期的宗族组织者用各种手段把本宗族的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制度给当时的社会当来了深刻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礼仪礼法,其发展过程以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礼仪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比起两汉的礼制而言,这一时期礼仪制度不再只是一个制度更是一个实践,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中大的影响。

上一篇

首里城 琉球王朝的遗珠 看看它原来的样子

下一篇

汉末荆州的黄盖、黄忠、黄祖、黄承彦四人是否是同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