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收藏 0 0

相信大家都对辛亥革命这个历史事件相当熟悉。辛亥革命,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腐朽王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从此之后,中国没有了专制制度存在的沃土,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但小编赞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不免也有些感叹,辛亥革命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也并非十全十美,存在着它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一、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的冲突

专制制度被打破,意味着民主政治提上议事日程。民主潮流下,平民政治是历史的大方向。但纵观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的举措,我们看到的是资产阶级仍然以“精英政治”作为其政治理念,不屑发动群众。

从兴中会的成立到同盟会的整合,从广州起义到黄花岗起义乃至武昌起义,资产阶级始终都是单打独斗,没有从发动群众上去想办法,这是他们指导思想上的问题。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没有发动群众进行运动的欲望,而是依靠自身力量和会党进行革命。到武昌起义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这样的情形。在资产阶级看来,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势必会给整个社会打来大的动荡,这样重建社会秩序就会成为困难的事情。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虽得到广泛传播,但革命党人并未认识到普通民众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也没有动员民众参与到新政权的建设中来。因此,中国广大的地区竟然不知道有辛亥革命,甚至不知道谁在统治。这在很多的历史文献包括鲁迅的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形。这也自然导致这场运动的不彻底性,不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真正的变化。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二、旧权威破除与新权威建立的矛盾

辛亥革命将封建专制制度废除之后,旧的权威体制已经消失殆尽,整个社会失去了能够镇住场子的人。孙中山在资产阶级中有着一定的威望,但仅仅只是在资产阶级的部分人当中,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也不是铁板一块。再加上立宪派和旧官僚在辛亥革命中的投机,在革命队伍中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人物或者集团来进行权力的整合。这也是袁世凯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篡夺革命果实的重要原因。

即使后来袁世凯上台,同样没能形成一种新权威。袁世凯解散议会,废除临时约法,复辟帝制都是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的。袁世凯体系死后,各派军阀割据地方,北洋政府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犹如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中央政府权力弱小,全国一盘散沙。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三、寻求民族独立与寻求列强支持的冲突

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寻求民族独立,摆脱外来民族的控制。《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发动本质暴露在人民面前,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取得民族独立。他们在自己的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这意味着资产阶级非常清楚民族独立的重要性。但这种思想,却遮遮掩掩,没有把矛头直接对准帝国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而只是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帮助。

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就是寻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最好见证。这与后来的新中国完全不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提出的则是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即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资产阶级的想法却是落空了。帝国主义国家不仅没有给与新政权以帮助,反而对南京临时政府秀了一下肌肉,并扶持当时的袁世凯,在他们看来,袁世凯夺得政权才能真正保证他们的在华利益。资产阶级的热脸贴到了帝国主义的冷屁股上了。后来的北洋军阀各派系也都各自寻求了相应的帝国主义支持,保持着割据的状态,统治黑暗。

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冷思考

所有的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中,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造成的。害怕群众、依赖强敌,不从根本上进行变革,资产阶级不能也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好了,小编的冷思考就阐述到这了。下面就看各位的热思考了,请您关注头条号:历史学习之窗,并留言谈谈您的思考吧!

上一篇

为何至今不挖掘秦始皇陵?专家:不解决这几个问题不能挖

下一篇

十七座殉葬墓揭秘中国历史上的这件宫廷血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