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收藏 0 0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关于纳兰容若,王国维这样评价他: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之所以流传百年,就是因为作者倾注了真性情。纳兰容若的故事还被穿插到了宫廷剧里,他成了众人皆知的豪门公子。

自古红颜多薄命,岂止是红颜,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才华的男人,总是不甘寂寞,又总是充满矛盾。

一方面,希望入世,身居高位;一方面,又渴望江湖之远,快意潇洒。纳兰容若也一样。但命运之神跟他开了玩笑:感染风寒,错过殿试,仕途失意,早年丧妻,情路坎坷,弄得身心疲惫不堪,他活得很不快乐。

每次提到纳兰容若,我们总会想到他的词:像一朵荷花,芬芳着清香。如歌如泣,如雨如雾,悠悠的,倾注了一切深情和缠绵。

读他的诗词,我总会想起“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个词。多情善感聪慧似乎是他的标签。我们都是诗词中了解他,其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很多面化的人,并不是那么脆弱,只是经历得多了,才变得像贾宝玉一样,多愁多病身。

心情不好病来袭,容若去世时仅31岁,更验证了这句话。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1、豪门公子初涉世

纳兰容若的祖先在一个如今被称为叶赫满族镇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长白山附近。数百年前,他们那里繁衍生息。

容若曾祖父的妹妹,是大清的孝慈皇后,清朝皇帝都是她子孙。他们家与皇家渊源很深。

他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大清王朝史上赫赫有名,在朝中很有地位,他参与了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是康熙的左膀右臂。明珠酷爱读书,喜欢汉文化,家里有很多藏书。坐拥书城,耳濡目染之下,容若也爱汉文化,有很多汉族朋友。

容若原名叫成德,语出《易经》: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意思是说,君子以养成自身品德为行为目的,且每天应落实在行动上。

后来,皇子保成出生,为避其嫌名,便改名性德。

容若用过很多名字,冬郎、成德、性德、容若,每一个名字都很美好。其实太美好太高雅的名字,往往会造成人生不顺,红尘俗世载不动这么高雅的名字,不如取个平凡俗气的名字来得踏实。

一个人活得太晶莹剔透,心如天高,像飘在天际的白云或雪花,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样不惹尘埃,终究是抵不过人间烟火的。

诗酒相伴,仗剑天涯。虽出身富贵之家,但纳兰容若并不娇贵。他视功名利禄如草芥,虽然满怀入世之心,但又向往江湖之远。

大清朝是一个从马背上打来的王朝,康熙更是注重汉文化的学习,他要求八旗子弟不但要精通骑射,还要学习汉文化,推崇程朱理学。

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下,纳兰容若不仅饱读诗书,还会骑马射箭,小小少年,意气风发,气质卓然。

白天,他在后花园练习操弓射箭,归来之后洗手焚香读书。他有别人未有的鲜衣怒马的美好时光,明珠府外面的风风雨雨刀光剑影都与他无关,他被保护得很好。

纳兰容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和文人雅士填词唱和,没有门第偏见,对人真诚。无论是古刹僧侣,还是文人雅士,落拓江湖的乞丐,他都与之结交。因此朋友遍布京华。

有时候,我觉得他身上有《神雕侠侣》里郭襄的影子,重情重义,交游广阔。

纳兰容若并不是一开始就多愁善感的,而是后来经历太多事情之后变得抑郁寡欢。

康熙十二年二月,19岁的纳兰容若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被录为贡生。但在三月殿试,本来信心满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的他,却意外病倒。

他得了寒疾,面色苍白,发热畏寒,浑身疼痛,很不舒服。这其实根本不算什么毛病,但对纳兰容若来说,病来如山倒。

每个人都有弱点,性格的,精神的,容若本来强壮的身体偏偏抵抗不了寒疾,也许是体质不好,从此这个病如影随形,他饱受病痛之苦,渐渐心态也变了。

那场寒疾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彻底治愈,它伴随容若好几个月,容若也因此错过殿试。当听到别人及第的消息,他觉得特别落寞,为别人庆幸,也为自己感到悲伤。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2、情窦初开知为谁,慢品人间烟火色

纳兰容若的初恋,经后人臆测加上种种考证,有这样一种版本:表妹入宫说。

初恋是他表妹,她原是个才女,跟容若青梅竹马。他们在一起读书玩耍,芳心暗许。不幸的是表妹被选入宫,做了康熙的妃子,从此红墙永隔,无法再相见。

像纳兰容若这样一个风度翩翩英俊的多情男子,一生不可能身边只有一个女人。表妹离去,他常常倚窗独立,倍感凄凉幽独。因此写了许多悲春伤秋怀念的诗词。

回忆初恋,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感叹时光易逝,回忆和初恋在一起点点滴滴,有点怀念,有点忧伤。

后来,他娶了妻子卢氏。

明珠大公子的婚事在京城轰动一时,当时中国的南方大地正硝烟滚滚,吴三桂起兵造反。但这丝毫不影响明珠府的喜庆。

卢氏是他生命中最钟爱的女人。她出身高贵,是汉军镶白旗人,与容若家门当户对。婚后,他们搬到海淀区一栋小别墅居住,也就是容若后来经常提到的三榆墅,那是一座三层小楼,里面种满了桑树,榆树,梨树,竹子等,回廊处,曲径通幽。

他们度过了三年幸福时光,在容若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夫妻恩爱的画面。三年后,卢氏为他生下一个小孩。也是这一次生育,死神夺走了他心爱的妻子。

康熙1677年,卢氏生下男婴海亮,之后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至于卢氏得了什么病,也不得而知,但是身为明珠的儿媳,什么样的名药名医都能请得来,不可能治不好她的病。

也许卢氏真的尘缘已尽,就算华佗在世也挽不回她的生命。因为妻子的离世,他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他对妻子的感情很深,也很依赖。卢氏去世时才21岁,容若也就23岁,这一对年轻的小夫妻还没有尝到天伦之乐,就天人永隔。

因为思念卢氏,他写了不少悼亡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

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

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现存的饮水词中,明确标明悼亡词一共有7首,没有明确标明的加起来有三四十首之多。

没有谁,生来就是多愁善感的,一个人如果顺风顺水,那他一定不会多愁善感。正因为受了那么多的挫折,纳兰容若才对人生失望。

换作现在的话说,他是被生活折磨得没有激情了。卢氏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知己,朋友。世间再无第二个卢氏。

他的生命,也已经被抽空了一半。俗话说,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他和卢氏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纳兰容若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每一点每一滴的美好,他都记在心里。

古时没有娱乐,他和朋友,白天游玩之后也就各自归家,但晚上他就觉得格外寂寞。

3、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就这样一个人,单身了很多年,直到后来遇到沈宛。

经好友顾贞观的牵线,他的感情生活又再次打破了沉寂。

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最伤人的不是爱情,是回忆

沈宛是江南人,家在如今的常熟,是一代才女。因为性格和才情相吸,他们走到一起。但因为她是风尘女子,在容若家不受待见。

其实有一个版本是这样说的,沈宛与容若在一起也不过百日。她是江南人,来到北京水土不服,特别想家,没过多久就归省回家。

她走后,容若寒疾复发,没过多久就去世,死前念念不忘沈宛。那时他才31岁。据说他去世那天,明珠还在朝以折本请旨。连他都没想到儿子会突然离去。

后来,流落江南的沈宛为容若生下遗腹子。不知道,容若九泉之下是否得知,他还有一个流落江南的儿子?

卢氏去世后,容若便生活在孤独之中了。身居要职,他见过太多的无奈与杀戮,一颗心饱经沧桑。再显赫的身份地位,都不如一个知心人在身边。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说: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容若就是这样一个无奈之人,人强命不强,再优秀的男人,也躲不过命运的安排。

上一篇

回望李敖:一个时代的传奇

下一篇

汉武帝赐死乳母,亲近大臣东方朔智计迭出,不愧鬼才之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