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收藏 0 0

宋濂,相信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然后呢?很多人估计也就知道这些了,但他的结局却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01

英敏强记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别人怀胎十月,但他七个月就生了,先天不足,体弱多病,经常因风眩昏迷,一昏就是几天。以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不知道是不是空气、环境好,反正他坚强的活下来了。等宋濂慢慢长大,他的父母惊喜的发现小宋濂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记忆力超群。据说六岁入学时,一部二千四百八十四字的《蒙求》一日便读完了,而且能日记两千言。

家中的藏书足有数千卷,但看过的都能背诵,乡里的老师都怕自己误人子弟无人敢教,说这孩子要请名师教导才可以。奈何家中并不富裕,无力聘请名师,所以,宋濂直到十八岁入郡学前基本是借书自学的状态。

至此,宋濂从到处借书,见书就读的状态转为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并先后在诸暨白门义塾、东阳蒋氏义塾、郑氏义塾求学,开始了他遍访名师的求学生涯。直到1334年,柳贯告老还乡才得以拜其为师,这一年宋濂二十五岁。

按理说天资聪颖,名师授学,是不是满足了所有有志青年为官场前途奋力一搏的先天条件呢?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读书人十年寒窗,不为金榜题名的,能有几人?而宋濂更是被誉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存在,其才学自然非同一般,但他并未入朝为官。反正,古代的聪明人总有自己的想法,韩信等乱世,诸葛待明君,那宋濂又在等什么呢?

02

出任帝师

1349年,宋濂的同门师兄弟危素举荐他为翰林编修。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翰林编修算是天子近臣,不过他以奉养父母为由拒绝了。有人说他是不看好当时的元朝,那年离元朝灭亡也就十九年左右,民生多艰,起义一波接一波,加上民族间的相互歧视、敌对,大元王朝已经危如累卵。“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厦将倾,还凑上去当栋梁,这么多书不是白读的。

1358年,宋濂四十九岁,当时朱元璋打下浦江,让郡守王显宗聘宋濂为五经师,拒!当时的朱元璋可谓风头正劲,为什么还是被拒呢,是真无意仕途吗?

这个时候就靠李善长了,他是最先到朱元璋手下的一个能臣,类似萧何。最初到反将首领郭子兴手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聪明人还独具存慧眼,他一眼就看中了只有放牛、乞讨、敲钟几样工作经历的朱元璋。一次聊天就说:“刘邦也是白手起家,但他知人善任,七年平定天下,你们两个的老家这么近,这天子气应该降到你身上的啊,你也可以的!”。短短几句话直接把朱元璋灌醉了,从此李善长就成了他的心腹,而且朱元璋果然娶了郭子兴的女儿,渐渐成为义军首领。所以,朱元璋有一次就说了:“我手下有徐达堪比韩信,有你李善长堪比萧何,还缺一个运筹帷幄的张子房啊?”,言下之意已经自比汉高祖。

李善长就说:“宋濂可用,学识渊博,还懂星象!”,懂星象神鬼莫测一样的能力,于是朱元璋特地遣使去请当时的“浙东四先生”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到应天府,一翻交流后宋濂等人受到重用,而他本人与朱元璋更成了亦君臣,亦师徒的关系,朱元璋但凡有疑惑,都会向宋濂请教,一代帝师由此而来。

不过即使已经是帝师了,宋濂依旧很低调,做事十分谨慎,与朱元璋的奏对中也是知无不言,包括家事。有一次,宋濂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看了。第二天就问宋濂:“昨天有饮酒没有?客人是谁?桌上是什么菜?”宋濂都如实回答,朱元璋听完更加信任他了,从此君臣无猜。大家肯定觉得,这种事也没什么好瞒的啊,肯定都会如实作答!我的看法和大家一致。

03

老而罹祸

不过,所谓天威难测,要真觉得皇帝视你如知己,那又错了。

1380年,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酒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古往今来,皇帝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就是祥瑞,因为这预示着国泰民安,皇帝治理有方。于是,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事先预知胡惟庸谋逆的太监云奇突然冲到车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藏有伏兵。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趁机清除朝中朋党,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开国功臣,诛连相关人员达三万余人,历时10余年。而这位立下滔天大功的云奇……因急的口不能言被误以为冲撞圣驾,死于乱棍之下!

而宋濂的长孙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导致宋濂一家遭祸。那时候宋濂已经告老还乡了,造反肯定不会和他有关系,但天家无情,朱元璋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还是想杀了他。多亏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力保,被判流放到四川茂州,但因年老体弱,加上子孙惨死受了打击,病逝于途中,享年七十二岁,可惜一代名臣,竟未得善终。

明正德年间,金华府尹为宋濂辩冤,上准,入乡贤祠。并于1610年建宋濂祠堂,距今四百多年。这次我们联系了宋村长,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为纪念一代开国元儒宋濂而立的祠堂。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04

宋濂祠堂

第一眼看到宋濂祠堂就会被他的外观吸引,因为祠堂的门厅已经不是门厅,用门楼形容更为恰当,学名叫重檐庑殿顶,据说是古代宫殿才会用到,至于为什么祠堂上会出现这么高规格的顶就不得而知了,但看上去显得祠堂尤为大气恢宏。整个殿顶四翼角起翘,构件雕刻精细,有镂空、浮雕花卉、云纹装饰,工艺相当之精湛。据村长说现在的祠堂是集资三百多万重新修葺过的,复修效果相当不错。遗憾的是原本楼顶有一个类似风鼓一样的部件,会发出声音,但拆下来后反而无法复原了。技术失传是一方面,但也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门楼上挂的“文宪”二字是明武宗时追加的谥号,故宋濂又称“宋文宪”,而下方的匾与一般宗祠又有不同,写的是“宋氏家庙”四个大字。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走进祠堂是一篇《送东阳马生序》主要讲宋濂幼时借书求学之难,拜访名师之苦,告诫年青人是否学有所成主要看主观努力,所以更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专心治学。

后面是一般祠堂标配的戏台,飞檐翘角、雕花牛腿一样不少,但造型相对简单一些,不禁让人觉得和门楼一比有点落差。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戏台右侧是宋濂的一些生平,比如年少聪颖、遍访名师、隐居不仕、出任帝师等。左侧则是村史廊,近代的一些励志人物及宋宅村的一些风俗“板凳龙”“抬阁”。板凳龙大家都知道,但抬阁就比较少见了,很多人可能只在年画上看到过。在一个小会桌上站着两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子,装扮出古代历史典故中的一些场景,如“姜太公钓鱼”“许仙借伞”“吕洞宾扫花”等,造型惊、险、怪、妙,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宋宅现在是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场面相当热闹。

来到中进就更觉得造型结构有点过于简单了,完全不似其它的牛腿雕花,工艺繁复。问了才知道,祠堂的三进,中进建于明未,前后两进建于清初。那个时候对观赏性的追求还不是太高,所以中进结构尤其简单,前后进虽有雕刻装饰,但也趋于简单。而且据村长说,最初只建中进可能是资金不足,大概意思是后辈子孙,如果你们有钱了自己想建就再接着扩建吧!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中进后的天井是两个水池,中间放着一个大大的香炉,这也是看了这么多祠堂头一家有的物件,不愧是拥有重檐庑殿顶的祠堂。

后进悬挂的是“紫气东来”匾,寓意吉祥如意,里面供奉的是身着官服的宋濂像,供后人瞻仰祭拜。另外让人心生好奇的是厅里的展示柜,里面摆放的是文房一类的东西。一开始以为是宋濂用过传下来的物品,然而并不是的,最多也只是仿制品,文物肯定不会这么随意的摆放在祠堂里的。

这是浦江第一大名人宋濂的故事!这里是他的宋宅

据村长说与宋濂老师柳贯的柳祠一样,宋濂祠堂在古时候百官经过也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敬意。至于一个明朝的官为什么会在清朝也享此殊荣,大概是敬重他的为官之道,仰慕他的文学成就吧。师徒二人皆受后人如此敬重,这也是一段仕林佳话!

上一篇

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嬴姓后代,战功赫赫,然而皆为君王所诛杀

下一篇

黄盖为何在“赤壁之战”之后销声匿迹了?黄盖得以善终了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