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收藏 0 0

《周礼》记载“古者军将盖为营治于国门”;《国语》记载“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之外”。在春秋之前,诸侯国大多数都是把一国之君放在国郊附近,有战事之后才由将军召集在国门之前。至于驻守边关要塞,在《左传》中有过很少的记载,比如“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在春秋的历史中,很少诸侯国专门派军队驻守关隘,像齐庄公伐晋、秦国袭郑,都可以看出来晋国、郑国在边关基本上都是不设防的。

在春秋时期,许多小国就只有一个国都,稍微大点的国家有几个采邑。光有记载的国家就有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在地图上星罗密布,他们国与国之间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别国的军队很容易的绕过城市穿过其他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说春秋时期所有的国家都不驻守关隘,在春秋时期还是有许多重要的关隘会派人驻守,比如虎牢关、函谷关等等。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随着小国慢慢的被兼并,大国的实力慢慢变大,生产力逐渐变高。战争的性质也从春秋时期的争霸中原开始向战国的兼并土地转变。在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强调“四塞以为固”了。这时候关隘边塞就变成了战争中被激烈争夺的目标,韩国驻守边塞的军队就有十万多人。到了这个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就是力争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了。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攻城和守城的普遍化,是战国时期新出现的战争现象。春秋时期的城基本上都是“无过百丈者”,而卿大夫的采邑只有国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到了战国时期,城池的规模开始扩大,“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比比皆是。攻城和守城战的普遍化造成了列国对城邑防守的重视,筑城的时候一般根据城邑的防御体系,由城墙、城壕、城门、悬梁(吊桥)、城楼、垛堞等部分组成。城墙不光只有一层,有好几层,“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根据现代的考古,战国时期主要是夯土墙,通过穿棍夹板来夯筑城墙。至于规模,比如齐国的成都临淄,就有内外二城,内城的周长有七千米,外城的周长有一万四千米。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国家星罗密布,国与国之间都有着大片的荒地。随着历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逐渐建立联系,到战国兼并,城邑规模扩大,荒地得到开垦,这才把一个个的城邑联合起来。随着国土面积的不断扩大,需要防御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单凭城池和关隘已经满足不了国家的防御了。这时候,长城就应运而生的出现了。齐国、楚国、魏国、赵国……等等大国都修筑了不少的长城作为自己的防御措施。而北方的几个国家,燕国、赵国、秦国不光要防御中原的诸国兼并,还要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样一来,边地长城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以燕、赵、秦的边地长城为基础,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基本上不设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战国才普遍

烽燧,始于周代,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主要是用来从边境向内地传达战争警报的重要通讯手段。在战国时期,随着防御措施的修建,各个国家的烽燧系统已经十分发达了。这时候的烽燧报警不光适用于边境到内地,在内地的战争中,烽燧也是十分重要的报警手段。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因为烽燧一般均设在用土筑成的高台之上,所以又称做烽火台。

关注我,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一篇

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下一篇

带甲百万人沃野五千里:仓皇出逃的伍子胥凭什么打败楚国鞭尸楚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