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
收藏 0 0

历史导读

汉末时期,由于宦官乱政,外戚作乱,汉室王朝的百年基业在这乱世之中风雨飘摇,即将毁于一旦。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开启了极具有魅力和故事性的三国时代。在这个时期有很多极具个性的人物,群雄之间的较量,谋臣之间的对弈,正因为有这样的组成,才让这段历史更加的引人注目,深入人心。

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立场和观念,有人一直坚持初衷,有人随波逐流。在看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人,魏延。魏延的反叛,让他永久背上了叛名,成了他一生的污点。可是孟达也和魏延一样多次的反叛,最后也因为反叛被杀,但是有的人似乎对这段历史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那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

孟达的第一次反叛

孟达,字子度,本字子敬,因为和刘备的叔父名字相撞,犯了忌讳,遂改为子度。建安初年的时候,天下正在闹饥荒,于是孟达与法正一起入蜀投奔了当时的刘璋,但是两人在刘璋手下都不得重用,与他俩情况相似的还有当时的张松,这三个人境遇相同,也是惺惺相惜,都想另谋出路。

建安十三年,张松出使曹操,曹操当时平定了荆州,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对张松没给什么好脸色,于是张松回去后劝说刘璋,远离曹操,亲近刘备。当刘璋问道谁能出使刘备的时候,张松推荐了法正。

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

法正见到刘备后,他见刘备有雄才大略,认为刘备才是一个真正的明主。回到益州后,就和张松、孟达密谋大事,打算投奔刘备。于是几人一直在刘璋身边做卧底,实则是帮助刘备谋得刘璋的地盘。

建安十六年,曹操要征讨汉中的张鲁,刘璋惧怕曹操得到汉中后会对益州下手,于是和麾下的谋士们商讨该怎么办。张松借此机会就建议刘璋迎接刘备入蜀,让他讨伐张鲁。刘璋同意了,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与孟达各率两千人出使刘备。在他们的谋划下,建安十七年刘备假意答应刘璋攻打张鲁,实则夺取益州。

刘备成功的夺去了益州,而法正,张松,孟达等成了大功臣。这次是孟达第一次背叛,背弃了刘璋,追随了刘备。但是这次背叛,孟达并不会受到后人的谴责,后人会认为孟达此举这是弃暗投明,是为了追随明主。

孟达的第二次反叛

刘备平定川蜀之后,孟达被任命为宜都太守。孟达此时并不受重用,当年与其一起帮助刘备入蜀的张松已经去世,但是法正可是深得刘备的信任的,和当时军中的诸葛亮的地位是一样的。孟达心中难免会有落差和不满,一时间心里难以平衡。

建安二十四年,当时刘备攻打下了汉中,关羽攻打下襄阳,此时正在开展樊城之战。而另一边孟达接收到刘备的命令去攻打房陵,很快房陵就被孟达收入囊中。于是就将兵线拉到了上庸,这是刘备担心孟达一起不敌,于是有派遣了自己的义子刘封前去统领孟达的军队。这个举动让孟达心生不满,这不是摆明了不行信我的实力吗?而且在攻打上庸时,上庸的太守

申耽一见到大军未战就投降了,刘备大喜,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刘封为副将军,而孟达一点嘉奖赏赐都没有,心里更加的不平衡了。

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

后来形式有发生了新的变化,关羽被围樊城、襄阳时,兵力难以支撑,向刘封和孟达求援,但是孟达认为此时刚攻下城池,若是贸然出兵的话,恐怕会生什么变节,于是孟达和刘封拒不出兵。后来关羽兵败,还被东吴的吕蒙诛杀。关羽是刘备的爱将,出生入死多年,他担心刘备回因此日后找自己算账。

其实孟达此次不出兵也没有错,毕竟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关羽是没有资格调兵的,而且以当时的形式,孟达和刘封的这点兵马过去也没有什么用,也是送死罢了。但是孟达还是心中惧怕,而且此时孟达和刘封不合,自己在军中一点地位权利都没有,孟达也不甘心于受人压制。于是孟达此时已经有了心思,要反叛刘备了。

孟达的第三次反叛

孟达马上率部曲四千余人投降曹魏,对于孟达的投诚,曹丕很是高兴,还很重用孟达,很快就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孟达对曹丕的抬举也很是欣喜,为了证明自己的势力,进攻上庸,在夏侯尚等人的协助下,孟达很快就拿下了上庸。曹丕对孟达更是另眼相看,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此时的孟达也是春风得意之时,受曹丕重用信任,还有自己的封地,兵权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孟达的第四次反叛

但是反转又来了,孟达虽然得曹丕信任,和桓阶、夏侯尚等人交好,但是和刘晔、司马懿等人向来不和,刘晔曾言,“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曹丕并未放在心上,也是多次维护孟达。

曹丕死后,和孟达交好的桓阶、夏侯尚都已去世。而且在曹丕死后,没有人再能维护孟达了,孟达愈发的担心司马懿会迫害自己,毕竟自己现在身居高位,很容易成为司马懿的的眼中钉。

正在此时,诸葛亮要伐魏,于是在李鸿等人的建议下,向孟达抛出了橄榄枝,想要借此机会拉拢他。先是李严给孟达写了一封信,说自打先帝托孤之后,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这样的辅佐大任正是需要像孟达一样的人来帮助才能完成它。

孟达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

孟达接到李严的信后,也是犹豫不决,这时诸葛亮也写信给他,说道,当年您背弃先主去投奔曹魏,完全是由于刘封等人的迫害,并不是您心中所愿,在您心中还是惦记着和先主的情谊的,心里还是有蜀汉的。今天写这封信给您,也是对当年之事做了说明,蜀汉还是需要像您这样的人才的。

孟达此时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复杂的,如今司马懿当政,自己与他向来不和,难保有朝一日被他寻了短处迫害。而投降蜀国,就算不能得到重用,但也是一个安身之所。正在孟达纠结要不要投降蜀国时,已经有人向曹叡密报此事了,曹叡并没有相信,但是司马懿起了疑心,于是派人在暗中调查此事。

孟达对司马懿的怀疑感到了恐慌,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投奔了蜀汉,于是孟达正式决定反叛了。司马懿奉命来清剿孟达,孟达认为司马懿至少三十日才能到达。却不曾想,司马懿的镇压大军八日就到了,这彻底让孟达乱了分寸,部署什么的都不完善,最终被司马懿降服诛杀。

总结与分析

回看孟达一生四次反叛,不得不看出孟达此人的不可靠和没有立场,从刘璋到刘备,到曹丕,再到刘蜀,他每一次的反叛都是因为他的不安于现状引起的。费诗曾经说过,“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而这样多次背叛先主的人怎么会得到真正的重用和信任呢?他最后的下场只能是死亡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上一篇

季羡林:盛名之下的孤独学问家

下一篇

明朝陕西都指挥使司的指挥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