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收藏 0 0

古代日本的封建社会,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是盘踞在各个地方的大名,也就是诸侯割据势力统治着国家。这些大名为了争夺霸权发动战争,使国家经常处在内战和分裂之中,如日本的南北朝时期、幕府末年、战国时代。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无数人丧失性命于战乱之中。长期的战乱还使得山贼横行,烧杀抢劫无恶不作,使百姓生活痛苦不堪,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战国时候的日本

但是,日本战国末期德川家康就拥有雄才大略的才华,统一了日本,开创了260多年和平稳定的江户时代,对日本历史发展是有重要意义。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德川家康

如此雄才大略的德川家康,在时局动荡的战国末年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驾驭地方诸侯权力的。他是靠着自己独特的忍术与养术,养精蓄锐积蓄力量,从无名之辈一步步壮大,最终统一了日本。

地位卑微的忍与养

德川家康,1542年生,出生在三河国松平家的冈崎城,幼年时候的名字就叫做竹千代。幼年时候的德川家康,就是处在日本战火硝烟的战国时代。他所处在的松平家族由于祖父松平清康被家臣所刺杀,家族势力逐渐衰退。松平家族就夹杂在两大豪强——织田家和今川家之间。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今天的冈崎城

当织田家攻打松平家的时候,松平竹千代(德川家康)的父亲为了保全家族,获得豪强今川家的支持,就被父亲当做人质送往今川家的骏河国。可惜一切事情都不是这么顺利,在送往今川的路上,竹千代(德川家康)就被织田家的武士抢劫走了。

在织田家,家主织田信秀本来想把他处死的,由于妻子的请求也就免于一死。然后,在织田家中就如俘虏一样对待。在地位卑贱的处境中,德川家康选择了忍与养。他忍受了卑微的俘虏地位,认识当时织田家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吉法师。两个孩子经常出去玩耍,吉法师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喜欢女装,整天叫家康男扮女装,家康也选择了忍。

这个吉法师,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织田信长。在这个忍的环境中,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建立了友谊,这也为他长大之后称霸诸侯寻找了势力依靠。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织田信长

虽然在织田家经常被吉法师捉弄,但家康日子过得也不错。在八岁时候,德川家康在织田家“忍”了五年,后来把原来做人质的今川义元换了回去。他这一次在今川家没有获得人身自由,只不过人质身份换到了另一个地方——骏府。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今川的骏府城

在骏府中,德川家康忍受了当人质的屈辱地位。他韬光养晦,由于沉稳的性格也博得今川义元的喜欢。终于到了他十八岁的时候,忍了十年之久的德川家康终于抓住了崛起的机会。在1560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会战的时候,今川义元战死,德川家康借此把握机会把三河统一,并且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建立青州同盟。同时,为了与过去今川家一刀两断,他就把自己名字由松平竹千代改为“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桶狭间会战

这样,德川家康在忍受人质的地位中,养精蓄锐,为自己博得事业的第一块基石。

失败时候的忍与养

忍耐良久的德川家康,虽然获得了第一次解放,获得了地盘和政治地位,结束了在今川家做人质委曲求全的日子。但是,与织田信长的“青州同盟”枷锁依然束缚着他。如他在遗训中说的,只要想起同盟条约的事情,心理就会有许多不满。

1568年,当时人称“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以割让远江国给德川家康为条件,请求联合出兵攻下今川家的领地骏河。德川家康答应了,出兵协助一起灭了今川氏,获得了远江国。

但是,1572年10月,武田信玄却进军京都,想夺取全国政权,这是正好途径德川家康的远江国。当时,德川家康的军事能力、兵力等综合实力都难以与武田信玄抗衡,这一场战争的胜负是毫无悬念的。于是,在三方原合战中,以德川家康的彻底惨败所告终。

这一次失败,使德川家康几乎要切腹自尽来告终。但是,好在失败的打击没有消磨德川家康的斗志和意志力,反而令他更加勇敢。他总结这一次失败原因就是“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在这一次失败中,他忍辱偷生,坚强地活下了。

之后,由于武田信玄的重病离世,武田家威胁也就这样大大减少了。武田信玄的儿子武田胜赖为了树立在大名中威望,就攻打当时强敌织田信长的长筱城,长筱合战爆发。在这一场战役中,织田信长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运用自己的火枪手对抗武田信赖的精锐骑兵,使他的名臣损失达到75%之上。这样,长筱合战使武田家就此沉沦,一蹶不振。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织田信长

在这一次战役之后,当时有一个谣传传到了织田信长那里,就是德川家康的正妻和长子准备投降武田家。织田信长为了肃清叛敌,命令德川家康处死二人。德川家康在得知大儿子没有参加过谋反,但是为了获得织田信长的信任,也要求心爱的长子切腹自杀,正妻就在流放中被人刺杀。

可以看到,德川家康是有着“忍辱负重”的胸襟与气魄的,他的遗训中就有“愤怒是敌”,为着达到理想,学会控制心中愤怒的火焰。在这一次危机过后,青州盟约继续维持,他依然获得织田信长这个实力雄厚的靠山支持。

在“忍辱负重”的时候,德川家康并不是如缩头乌龟一样毫无作为。在1583年前后,德川家康借着青州同盟中织田信长的靠山,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及信浓南部地区都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当时能够拥有一百万石实力的大名。同时,德川家康对所管属家臣都实施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的纽带来牢牢掌握家臣,换得家臣对自己的忠心。

德川家康在管理领地期间,就知道管理内政,安治城邦,发展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他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在国家里建立“乐市”,免除各种苛捐杂税,整顿工商业团队的实力,提升商业的竞争实力。在征服甲斐之后,统一领地内各种度量衡,吸引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等领地贸易,刺激经济发展。这一种一边“忍”,一边养精蓄锐的做法,本质上提升了领地经济实力,为今后吞噬天下奠定经济基础。

屈居人下时候的忍与养

天正十年,本能寺之变,称霸的织田信长由此命丧黄泉。这时候,德川家康也不再做一味缩头的乌龟,却是抓准时机,借着替织田信长报仇的名义讨伐叛乱者明智光秀。可是,这一次机会还是被织田的家臣丰成秀吉抢占了一步。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本能寺之变

丰臣秀吉打着讨伐判臣明智光秀的名义,聚集了归属信长旧臣的力量,成为当时织田信长家臣中声望最高的人,名正言顺地接管信长留下的大片土地。当时,织田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感到受到威胁,于是与丰臣秀吉最终决裂。当时,织田信秀投奔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也获得了与丰臣秀吉对抗的舆论权。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丰臣秀吉

之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两人就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交手。在战争中,德川家康一度取得领先地位,丰臣秀吉却利用织田信雄的软弱,使他投降。同时,丰臣秀吉想到,凭着德川家康的战力,就是胜利也是惨胜。于是,也给德川家康优厚的条件,如妹妹嫁给家康,母亲送去当人质。德川家康也想着凭着当时凭着自己实力是很难统一日本的,他需要依靠丰臣秀吉的靠山。所以,他选择了忍耐,为下一步野心积蓄力量。

之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结成了同盟。在接下来十年时间内,丰臣秀吉完成了统一日本的任务,无论秀吉提出任何苛刻的条件,他都选择了“忍”,不反抗。德川家康屈居在丰臣秀吉旗下,表现很强的忠心与忍心,实质上是一种养精蓄锐的做法。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何时出手,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这也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做法。

“忍”与“养”修炼成真,完成霸业

德川家康多年的忍,也不是一味懦弱、屈服与妥协,却是为胜利谋求天赐良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家康的忍,也终于获得了爆发机会。

当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春风满意的他却起着吞噬朝鲜的野心。可是,一切事与愿违,在朝鲜战争中,丰臣秀吉大败。由于朝鲜战争期间,德川家康没有被调遣在前线,避免了军力的损耗。同时,由于德川家康把丰臣秀吉出征时候委托的政事都妥善处理,表现非常忠心耿耿,获得丰臣秀吉的信赖,成为丰臣秀吉最信赖五大家臣之首。

当丰臣秀吉在朝鲜战争失败之后,不久就病死离去。过了几年,丰臣秀吉的旧臣就纷纷自立,试图想当霸主。当时,年仅六岁的丰臣秀赖继位,家臣也分为文治派和武功派这两大派。旧臣浅井茶茶辅佐丰臣秀赖,联合文治派。旧臣北政所宁宁却站在武功派一边,与文治派的浅井茶茶相对立。文派与武派的不合矛盾,直接造成了丰臣秀赖统治集团的内乱。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丰臣秀吉攻打朝鲜

当丰臣秀吉手下老将离世之后,德川家康就彰显了称霸天下的野心。德川家康一直在关东积蓄力量,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实力强大,成为能与丰臣秀赖相对抗的大名。之后,丰臣秀懒与德川家康爆发了一场争夺天下的战役也必然爆发了。这一场战役,也是日本战国史上最大战役——关原合战。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关原合战

在关原合战中,丰臣家的势力被严重削弱,德川家康获得主导日本的实力。之后,在1615年9月,获得天下的德川家康把目光转移到丰臣秀吉最后的领土——大阪城,日本战国史上最惨烈的大阪夏之战爆发。在这一场战役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最后,大阪城陷落,丰臣家族灭亡,日本最终统一在德川家康手中。这样,日本至从应仁之乱的战国时代,就此划上一个句号,由此进来了社会局势稳定的江户时代。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大阪战役纪念

德川家康之后在江户,也就是今天的东京,建立了德川幕府统治政权。当时,他已经是七十四岁。可以看到,德川家康经过七十年的忍功,韬光养晦,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积蓄力量,终于成为雄霸日本的统治霸主。

尾结

有一则故事,就是有人问:“杜鹃不鸣,该如何?”

德川家康的回复,就是:“杜鹃不鸣,待之鸣。”

这则故事就反映了德川家康的忍术,为了成功,一直等,一直等,直到时机的成熟。他比较像中国三国时候的司马懿,靠着忍、熬和养,笑到了最后,成就一番霸业。中国自古有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愚公移山”精神,更有古语“大丈夫能屈能伸”、“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话语。

德川家康的忍术与养术

忍,古往今来智慧

实质上,忍也不是一味的退让、一味地软弱,一味地妥协。“忍”更是一种“养”,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战略。忍住气、忍住委屈、忍住不如意,是为了积蓄力量和进攻寻找良好的时机。所以,“忍”是一种对成就事业的坚韧不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

德川家康的韬光养晦的忍让作风,现在一直都令人怀念不已。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恍如日本战国时代的诸侯争夺天下。我们也不妨学学德川家康忍者神龟的精神,学学“忍”和“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本文系原创,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有兴趣请点“关注”。

上一篇

扶风——你知道六个碑子吗?

下一篇

他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比徐悲鸿更早留洋却成了边缘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