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收藏 0 0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21岁的李治登基称帝,舅舅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这二人把持朝政,风头一时无两。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李治登基时,虽然年轻,但也知道外戚和权臣,对自己的统治有多大大威胁,于是一登基,便开始扶持自己的势力,让于志宁当任礼部尚书,让张行成校检刑部尚书,让高季辅当任中书令,校检吏部尚书,让许敬宗兼任礼部尚书。

李治这一手安排,确实能够很好的削弱长孙无忌和李绩的权势,然而,他却没料到,张行成、高季辅二人,竟然在自己登基4年后,便相继离世,于志宁又无所作为,只剩一个许敬宗,还因为嫁女儿太过招摇,被贬为郑州刺史,李治亲手扶持的4个人,死的死,废的废,这让李治在朝堂之上说话的分量,急剧下降。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公元654年,武则天入宫已经4年,先后为李治生下2子1女,武则天生下女儿后,王皇后前来探望,并亲自逗弄,结果王皇后走后,武则天趁人不备,掐死女儿,诬陷是王皇后所为,在李治面前又哭又闹,通过这招,武则天成功扳倒王皇后,立为皇后,指日可待。

然而,当李治提出要立武则天为后时,却遭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群臣一致反对,此事,让李治深感无力,便在这时,两个人站出来支持李治“废王立武”,这二人便是李义府和许敬宗,这二人究竟是怎么操作?才让李治顺利立武则天为后的呢?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首先说说李义府,李治要立武则天为后之时,正是李义府最倒霉的时候,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马上就要离开中央,当得知长孙无忌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之时,立马决定,支持李治立后,并叩门上表,请求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李治一见李义府支持自己,立即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在李治“废王立武”,这件事中,李义府就仅仅做了这么点事吗?当然不是。

长孙无忌之所以返回李治“废王立武”,原因之一,便是武则天身份不够,当时,虽然门阀的势力,遭受打压,但在唐朝依旧有着不容忽视的势力,长孙无忌认为,废王皇后可以,但要再立皇后,应该从大门阀中选取,比如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这些大门阀,而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只是个荆州都督,所以,不配当李治皇后。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知道事情原委的李义府,直接给李治上了封奏折,把群臣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之事,升级为寒门与豪族之间的阶级矛盾,李义府出身贫寒,祖上之是个小小的县丞,可谓是寒门代表,通过这一招,李义府不仅让大多数朝臣在“废王立武”一事上闭嘴,还让自己在李治和武则天眼中,身价倍增。

那么许敬宗在“废王立武”一事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早在李治当太子时,许敬宗便是太子右庶子,李治“废王立武”,许敬宗从一开始便是支持者,多次劝长孙无忌等人促成此事,遭到长孙无忌呵斥,虽然前期没啥实际作用,但却赢得了武则天好感。

到后来,许敬宗对人说:“田舍翁多收多收十斛麦,就想换老婆,何况天子欲立后?这是家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此话传到李治耳中,李治深以为然,皇后,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正妻,让谁当正妻,是我的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许敬宗简单一句话,便将“立后”这一天大的事,便成了“家事”,别人连发言权都没了,更加坚定了立武则天为后的决心,可武则天曾经当过李世民才人,这事朝野皆知,如何处理这一尴尬情况呢?有李义府和许敬宗在,李治怎么能缺了对策呢?

没多久,李治写了一封诏书:“……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待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废王李武,遭群臣反对,李义府、许敬宗是怎样让李治如愿以偿的?

李治在这封诏书中,李治说武则天是李世民感念自己孝心,赏赐给自己的,立她为后,名正言顺,武则天顺利登上后位。

上一篇

“千里送京娘”到底怎么走才好?“京娘湖”“赵渡”是真的吗?

下一篇

民国历任总统的就职誓词是什么?都做到了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