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收藏 0 0

大家好,我是被所有男人嫉妒,被所有女人爱慕的帅帅王多余,喜欢我就关注我,讨厌我就关注我。

宋·左圭在《百川学海》中说道:“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中国自古便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认为只有生育了儿子,自己的下半辈子才能有指望,有依靠,有人为他养老送终。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人口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只养育一个孩子,四个老人宠溺一个孙子,父母两人养育一个孩子,孩子自认成为了全家的宝,更有甚者成为全家的王,呼风唤雨,有求必应,舍不得让他受一点委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要摘给他。

爷是孙,爸是崽,儿是爷,这是我总结的现在祖孙三代的关系,不知该感到幸福还是感到悲哀!

所以,“啃老”慢慢的变成了一件正常的事,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变成了一件父子之间,爷孙之间你情我愿的事。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在我看来,啃老分为两种啃老,分别是:“正常啃老”“畸形啃老”。

一、正常啃老:正常啃老是指毕业之后家里能给买辆不错的车,结婚时能给买套不错的房,能拿出足够的彩礼,生孩子后能帮忙带带孩子。但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可以自己付车贷房贷及日常开支,这就是我认为的正常啃老。

二、畸形啃老:毕业后不上班,窝在家里要吃要喝要零花钱,还得给他买车买房娶媳妇,总之只享受,坚持不付出,这就是我认为的畸形啃老。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针对楼主提出的“啃老,是一般普通人的正常事,不啃老,是一般普通人的人生成功”,我大体上是认同的,除去部分完全不具备啃老经济经济条件的家庭,大部分有一定条件的家庭啃老都是正常现象,或者说这是大人的义务和责任,就如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是家长必须承担的,而孩子也就这么理所当然的接受着,似乎这也是本来就应该如此。

能做到不啃老,这的确算得上是普通人的人生成功,因为如今这个时代,能靠自己就能买房买车娶媳妇的人那都是非一般的人,他们必须是刻苦的、努力的、上进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具有坚定意志力的,我羡慕这样的人,也崇拜这样的人,我觉得,自己打下的才叫江山,别人给的只会是座山,座山吃空的山。

也许你一出生就能得到别人一生甚至几辈子才能获取的财富,可同样的,你也失去了很多在奋斗路上的风景,自强才是真的强!

“啃老是正常事,不啃老是本事”,为何产生这种畸形价值观?

下一篇

历史上是否真有佛祖?释迦牟尼佛是否确有其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