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收藏 0 0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其实,若想探究历史脉络的发展,单靠官方记载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小说往往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它里面包含的,也绝非一个故事那么简单。

比如,没有哪部史书告诉我们,古人们是怎么刷牙的;可《红楼梦》里宝玉用的是青盐。

我们也不知道古代怎么洗脸,其实贾府已经有了舶来品香皂。

从古至今,在历经几百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很多东西,大多已经变了质。

就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的“虎妈猫爸”。

宝玉挨打那回,曹公清晰地还原了古代封建家庭的真实面貌。父亲该做什么,母亲又是什么样的角色,祖母发挥着哪种作用。比起一句冷冰冰的父系家长制,简直不要强太多。

一:父亲:一家之主,封建势力的维护者

宝玉之所以同整个家族格格不入,本质来讲他是不屑于与士大夫为伍的。他讨厌走仕途经济道路,讨厌成为一个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傀儡。

然而,宝玉的父亲贾政,便是他所讨厌的那类人中的典型人物。

从小到大,他们父子关系向来是剑拔弩张,这也是绝大多数传统父子的写照。

当贾政得知自己儿子私藏戏子蒋玉菡,还淫辱丫头金钏,致使投井自尽,身为父亲,他自然要行使一个父亲的权利。

“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剔去,寻个干净去除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最。”

贾政教育宝玉的出发点是什么?“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最”,在他看来,管教儿子并不是为了让他以后的路有多好走,而是求个心安理得。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倘若宝玉误入歧途,那便是他这个父亲的失责。他有愧于贾府的先人,于家族后代的延续同样罪孽深重。

面对若干小厮,还有众多清客在场,贾政势必会拿出父亲的气派来。人越多,下手越狠。毕竟,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看他怎么教育儿子。

众目睽睽下,宝玉真可能会被贾政活活打死。

子不教,父之过。贾政这个封建卫道士,怎么可能让自己明着犯错呢?

二:母亲:形容柔软,危急时刻儿子的保护伞

“严父慈母”,在宝玉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当贾政暴打儿子时,第一个赶到的,便是母亲王夫人。

古代男权当道,女子出嫁从夫,即便贾政如此对待宝玉,王夫人也断然不敢明面上加以阻拦。

“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1. 拿有权力的人来降制贾政

“打死宝玉事小”,王夫人此言无非是说给丈夫听。我想作为自己身边仅有的儿子,假若宝玉真的被打死,王夫人必然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不仅弱化宝玉的重要性,同时搬出贾母,整个贾府唯一一个权力在贾政之上的人。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打死儿子事小,因为是父母给了他生命,便掌握着对他生命的支配权;同理,自己的生命也是父母赐予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父母为重。

所以,哪怕贾母只是一时的不自在,那也算是大事。

2. 晓之以理不通,便动之以情

“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丈夫为大,王夫人不敢怎样,她便以自己为筹码,活,两个都活;死,母子一块去死。哪怕贾政再坚定,再怎么对宝玉恨之入骨,他也断然不能让自己的原配夫人搭上性命。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当年大儿贾珠去世,王夫人悲痛欲绝,还好有宝玉存在,她慢慢将那份母爱全然转移到了小儿子身上。此时此刻,王夫人不仅是一个母亲,贾政同样也是一个父亲。最受自己宠爱的贾珠英年早逝,他又怎会不难过呢?

有着大哥和母亲的亲情攻势,宝玉境况也便安全了许多。

天下母亲的爱,被浓缩在王夫人的话里。为了你,我可以什么都不顾。

三:祖母:辈分最高,手握实权

如果说王夫人是宝玉的保护伞,那贾母理应算得上是一把冲锋枪。无需任何言语,她只要一到场,对方就已经有所忌惮了。

贾政人虽迂腐,但绝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孝子。那年元宵节,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贾政从各处搜罗来一些新奇的小玩意。看戏的时候,他也是备上一箩筐零钱,方便贾母赏赐那些唱戏的姑娘。

母子两人向来和平,可如今贾政对宝玉下手,那无疑是触碰到贾母的逆鳞。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贾母地位举重若轻,说起话来更是饱含智慧,每一句都能让贾政无言以对。

1. 使用母亲权利,暗讽贾政不孝

“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宝玉是贾母手心里的宝儿,平日把所有好东西都留给他,贾政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擅自殴打孙子,贾母当然大发雷霆。

贾政固然清楚贾母对宝玉的爱有多深,经她这么一质问,也再不似先前那么理直气壮。

2. 以贾政父亲名义,直指教育的失败

“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是怎么教训你来!”

贾母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其实字字针锋。如果贾代善当年没有暴力相向,那贾政又凭何认为把儿子打死便是光宗耀祖?如果贾代善如出一辙,那贾母便是暗自讽刺,即使是棍棒之下,不还是教育出来一个无能的你吗?

无论是哪条路,对贾政而言都是死胡同。

3. 终极杀手锏,离家出走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贾母从年轻的媳妇熬成家族里地位最高的人,她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个老奶奶。“树倒猢狲散”,贾母在,整个家族凝聚在一起,便还是一家人;贾母一旦不在了,贾府也就散了。

所以,当她说出带着宝玉和王夫人赶回老家南京时,贾政是真慌了。

“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

所以,无论别人再怎么相劝,都不如贾母的话有效用。她的杀伤力,太大了。


宝玉挨打这场闹剧,来势汹汹,好在去得也快。

都说一物降一物,在家庭关系中,也确实有贾政这等严父角色的必要。王夫人的爱太细腻,贾母更上一辈,两个女人只会把宝玉惯坏。

虽然不支持家庭暴力,但当孩子行为出现越轨,理应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毕竟走上社会,犯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从《红楼梦》宝玉挨打,看古代家庭角色的分配

从古代的严父慈母,到当今的虎妈猫爸,无论哪一方扮演反派,不要都坏,也不能都好。

父母相辅相成,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上一篇

同为皇族后裔,刘秀能得天下,而刘备只能三分,原因就这三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