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收藏 0 0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古代,能靠好看的皮囊名传千古的男人,少之又少;如果在“好看的皮囊”上再加一个“有趣的灵魂”,这样的男人简直万里无一。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潘安,就是这样一位“万里无一”的美男。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潘安的文采不必多说,西晋文坛二十四位大文豪,潘安名列第一;王勃在《滕王阁序》有一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里的“潘江”,指的就是潘安的文采,如长江大河一样广阔。

潘安到底有多美呢?《晋书》里这样描写:

“岳(潘安本名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

翻译过来就是,潘安容貌秀丽、风姿绰约、仪态万千。

长得好看,又有才华,这样的美男子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闪耀。不一样的是,潘安的美貌,不仅能引异性眼光,还能得到同性赏识。

12岁那年,潘安跟着父亲一起去未来的岳父杨肇家里做客。

杨肇有一个女儿,叫杨容姬,年仅10岁,已有芙蓉出水之貌。当时有很多人来和杨肇攀亲家,其中不乏达官贵人,都被杨肇一一婉拒。

可是,当杨肇第一次见到潘安时,立刻就被这个“小家伙”的清秀吸引。聊了几句之后,杨肇确认:潘安不仅长得乖巧可爱,言谈举止非常有才华。遂,杨肇有了姑爷的最佳人选。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很快,杨肇就说服潘安的父亲,两家结成儿女亲家;而潘安凭借自己的美貌征服岳父,与年仅10岁的杨容姬定下婚约。

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自古而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句话几乎成了“真理”一般的存在,可是在潘安这里,这一“真理”并不适用。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意思是说:潘安因为长得非常俊美,在洛阳城非常受欢迎。每当他走在大街上,都会有很多年轻的妇人围着他转,甚至投怀送抱。这种待遇,让其他男人异常眼红。

此时的潘安,已经和杨容姬定下婚约,面对这种投怀送抱的行为,丝毫不为所动。

后来,潘安的夫人杨容姬早逝,潘安正值大好年华,却发下誓言:终生不再续娶。杨容姬去世之后,潘安非常悲伤,连续写了很多《悼亡诗》思念亡妻(有三篇流传至今),其中有这样几句: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潘安看见亡妻住过的房子,就会想起她,想起过去的一切。妻子死后,屋里的摆设一切如故,桌上的砚台似乎刚刚磨好……仿佛,妻子还活着一样,猛然惊醒,这些幻想被怅然若失代替:原来,她真的走了。

杨容姬走了,潘安写诗悼念;潘安走时,又有几人惦念?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潘安的本名叫潘岳,字安仁,所以,潘安的正确称呼应该是潘安仁。潘安之所以没有被后人称呼为潘安仁,是因为他不配拥有“仁”字。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曾如此评价潘安:

“潘岳之流,皆寡廉鲜耻贪冒骄奢之鄙夫……潘岳之死,自贼者也。”

王夫之形容潘安的死,用了“自贼”二字,换成现代汉语就是:自己作死。这两个字形容潘安,真真贴切无比,潘安的死绝对是自己“作”的。

潘安年轻的时候,父亲在朝廷为官,属下有一位叫孙秀的下人,非常喜欢拍他父亲的马屁。潘安非常看不惯他,有事没事就会骂他,有时候还会拿着鞭子抽打他。孙秀因为官卑位浅,只好任由他打骂。

潘安的母亲常常劝他不要欺负下人,潘安只是嘴上答应,却从未将母亲的话放在心上。

后来,风水轮流转,孙秀官至中书令,成了潘安的顶头上司。潘安心中非常害怕,就去找孙秀套近乎,两人聊得非常“投机”。聊到最后,潘安试探了一句:“孙令还记得过去的那些不愉快吗?”孙秀冷笑,答道: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这时,潘安才知“莫欺少年穷”之深意,为时已晚。

不久,孙秀以谋反罪(潘安曾参与谋划废立太子),将潘安株连三族,连他七十老母都没有放过,一同押赴刑场处决。行刑当日,潘安看到刑场的母亲,大哭不止:“负(辜负)阿母、负阿母…”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美?他为何被灭三族?连七十老母都未幸免

潘安兼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这本该是他的优势,奈何他的情商太低,生生将一副好牌打烂,还连累了他的母亲,最终背负不仁不孝的骂名。

可叹!可叹!潘安若是一心深耕文坛,不闻政事,世人提起他的名字,又怎会只记得他是个美男呢?

上一篇

为什么有谚语说,无湘不成军,四川不负国,无桂不成国呢?

下一篇

三章三杰起宏基,天地犹唱大风歌—汉高祖刘邦12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