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收藏 0 0

景德镇的瓷业在元代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更加繁荣,成为名闻遐迩的瓷都。入明以后,景德镇以外仅存的几个大窑场,如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等相继衰落,许多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到景德镇来谋生,所谓“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骛”。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说明景德镇作为瓷业中心的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最盛时有官窑五十多个,民窑达九百多。所谓“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就是记述当时制瓷的盛况。

明洪武初(1369年)政府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督陶官员直接由朝廷委派。设置官窑专为朝廷烧造,聚集能工巧匠在官府高标准的烧制要求下,制瓷技术不断提高并产生了很多精品。

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成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其发展过程基本可分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期。明代瓷器除主流青花外,颜色釉瓷、彩瓷也均有大的发展。我们分别来看:

一、明早期(洪武至天顺)青花瓷

明初洪武朝青花由于所用为国产青料,呈色大多蓝中泛灰黑,但造型敦厚,具有质朴自然的制作风格,以民间用瓷居多。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花卉纹菱口盘

永乐、宣德两朝是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期,尤其宣德后苏渤泥青进口钴料的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也是中国青花瓷的典范,一直为后世所追仿。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雄浑古朴。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宣德青花海水龙纹扁瓶

(高45.8厘米。口略外撇,长颈、扁圆腹,平底。颈饰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两侧在汹涌的波涛中绘有两条饰有暗花的白龙,巧妙地运用留白手法,青白相映,视觉效果十分强烈)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永乐青花双狮纹瓷罐

明代永宣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又有别于中晚明青花的典雅稚拙,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的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崇高而神圣,具有深邃无边的艺术底蕴。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碗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开光云龙纹葵瓣式碗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盘

二、明中期(成化至正德) 青花瓷

成化青花瓷是明代中期青花瓷的代表,堪与永乐、宣德媲美,但其呈色淡雅,与永、宣的浓艳迥然异趣。原因是此时苏渤泥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又叫“陂塘青”,国产青花料一种),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着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正德朝瓷器产品基本继承前朝,其中官窑青花瓷由于多用瑞州(今江西上高)“石子青”而色泽略偏灰色。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青花婴戏图纹碗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莲龙纹盘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双龙纹碗

三、明晚期(嘉靖至崇祯) 青花瓷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制瓷质量上有下降趋势,青花的用料又发生变化(使用回青,由西域进口),呈现出一种蓝中泛紫的浓艳色调,但此时烧制数量明显上升,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嘉靖朝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造型多样,一个是出现了许多大器。隆庆朝制瓷承上启下,由于烧造时间较短且品种较单一,具有嘉靖的制作风格。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嘉靖青花云龙纹六方罐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故宫藏明万历青花开光花鸟纹盘

四、斗彩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

斗彩创烧于成化时期,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再入烘炉中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由于釉上加釉下,给人以丰富的热烈、鲜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成化斗彩也成为后世争相仿制的对象。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万历青花斗彩人物图盘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斗彩高士杯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斗彩盘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斗彩葡萄纹杯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嘉靖景德镇窑斗彩果子纹洗

五、其他类别

明代瓷器发展可谓一个多彩的时代,除主流的青花彩瓷外,还出现了一些烧制非常好的颜色釉瓷。除了瓷之外,在陶的世界诞生了紫砂壶。

颜色釉瓷有许多种类别: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为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摄氏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宣德景德镇窑豆青釉暗花菱口碟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弘治景德镇窑黄釉盘

说明:弘治一朝,官窑瓷烧造较少,各类产品中,最突出的是黄釉瓷。釉色娇嫩淡雅,达到了历史上黄釉烧造的最高水平。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成化景德镇窑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碗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明代吴经提梁壶(最早紫砂壶 南京博物院藏)

(本章完,下一章清代陶瓷)

中华陶瓷发展史(十):多彩盛世—明代陶瓷

上一篇

民国,为何容不下中医?

下一篇

梁山马军有五虎将,步军前五有谁?武松第二,此地煞力压天罡上榜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