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收藏 0 0

说起宗教,首先想到的是世界三大宗教,对白莲教这些“小众”宗教,却有些不甚了解。殊不知,白莲教并非小众,在历史上曾占据着特殊地位,甚至在明朝时一度引起风波。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为什么白莲教在明朝如此盛行呢?想要究其原因,我们要先回望那个时代,从明朝宗教的发展轨迹聊起。

其实在明朝,宗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很特殊的阶段:

一方面,佛教、道教等“老牌宗教”拼命与朝廷接轨,但是由于时代使然,还是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白莲教等新兴宗教不断兴起,在低层社会流行开来。

那么明代究竟有哪些“养料”,使宗教界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呢?

上行下效——皇帝信教,百姓信教

在王权至上的封建时代,皇帝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虽并不官方提倡、甚至在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压,但实质上,明朝的皇帝们还是巧妙地把宗教变成了一种统治的手段。

为了维护正统、避免与“儒学治世”的传统产生激烈的冲突,也为了减少宗教对国家政治的过分影响,明朝的统治者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来处理宗教关系。

面对对各种各样的宗教,明朝政府所实行的政策也是不同的。对于占主导地位的佛教,统治者将庞大的僧人和寺院数量作为了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清高避世的道教,统治者注重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为政府的发展作出贡献。

对于外来的天主教等“洋教”和民间兴起的白莲教等新兴宗教,统治者则采取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利用其来发展与海外、与少数民族、与民间的关系以巩固统治。

概括来说,明朝统治者的态度是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不是采用过于强硬的态度,而是控制与放任相结合,发挥其作用又不使其失控。

统治者利用了宗教,而宗教也就在这样可控的弹性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那皇帝本人究竟信不信教呢?其实皇帝也信教!统治者们不仅本人信教,还主持修建寺庙、编刻典藏,大规模封授法师。“上行下效”,经过这一提倡,信教的人数自然大增。

不过,明朝皇帝的偏好,却并不是流行的佛教——他们往往更倾心于道教。

从明太祖朱元璋宣称自己见过“道家三清”,到谋反的燕王朱棣声称是得到了道教大神的援助,还有曾开创“弘治中兴”的明孝宗也信奉道教。

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嘉靖皇帝,信教简直是到了狂热的地步——心怀“长生不老”的愿望,整日宠信方士、炼丹求神,被道士迷的神魂颠倒,甚至让堂堂内阁首辅严嵩为其执笔写青词!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 闽侯青圃灵济宫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嘉靖皇帝主持修建的道教教宫大高玄殿

外在条件是一方面,关键还要靠宗教自身

西方基督教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救自助者。”那么宗教自身又做出了哪些改变,促使其获得了快马加鞭的发展呢?

首先,儒教、佛教、道教这些主流宗教最大的进步就是从“云端”走向了底层,日趋世俗化、大众化。

秉持着关怀众生的济世情怀,这些宗教越来越“接地气”,关怀社会现实,贴近百姓生活。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极大增加了信教人数。如后来佛教四大名山的兴起,也正是在这时奠定的基础。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

其次,宗教之间相互汲取精华、融合创新也促进了其自身的进步。

如我们较为熟悉的三教合一,就是旨在“借儒学的光”来“发自己的亮”。还有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明末四大高僧。

他们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宗派,而是禅教皆通,主张宗教融合,憨山德清更是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

此外,天主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教重心,就是将本宗教进行“中国本土化”。

他们主动向程朱理学的正统靠近,极力适应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并从上层社会入手,结识达官贵人,很快便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传教士们尽其所能,不仅传播了宗教,甚至还得到了朝廷的任用。众所周知的传教士利玛窦就是在这时来到的中国,后来还在中国做过官。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利玛窦结交治理肇庆府的王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推广。经堂教育制度,原是在清真寺内传授经学的一种制度,然而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私塾教育相结合,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穆斯林在中国有着较高的地位,且他们代表的更像是一个民族团体而不是传教组织,因而可以说几乎不受宗教政策的限制。

这些,都让本不起眼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较为普遍的传播。除了外来宗教的兴起外,在明朝时期,本土地区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宗教——白莲教。

在讲清楚之前,要先弄清一个概念——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正是由于明朝特殊的文化环境,才促成了宗教的繁花盛放。那又是什么样的土壤,使白莲教这些民间宗教组织在明朝兴起呢?

明朝宗教有何特点?各种宗教多元并存,西方传教、白莲教大放异彩

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而宗教的本质,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明朝虽不如春秋战国那样战火四起,但经历了壬辰倭乱、三饷加派等,明朝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相互交织,百姓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心里有苦,便希望精神有所寄托,因此也就给了白莲教等民间宗教“可乘之机”。诸如白莲教这些民间宗教组织,打着寄托心灵、天神下凡的幌子,迅速在民间展开。

一切的文化来源于人的创造,最终还要回归到服务人,宗教也是如此。

上一篇

上官婉儿才貌双绝,为什么嫁给了她不喜欢的李显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