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枫枫学古筝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刘秀另一个被人称道的优点,就是他对待开国功臣的“厚道”。比起西汉开国大杀功臣,东汉的开国功臣们,不但大多世代高官厚禄,甚至他们曾经做过的点滴善举,刘秀都会记得。开国功臣冯异,早年跟随刘秀起兵时,曾做过两件小事:一次是刘秀率军攻打盘踞邯郸的枭雄王朗,行至饶阳时突遇寒风,全军饥寒交迫。冯异主动出去找来了一些小米,为刘秀做了一顿热腾腾的米粥。另一次是部队行至南宫地区时,突然又遇暴雨。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刘秀起兵绘图

冯异冒雨找来了柴草,给刘秀烧了一顿暖烘烘的麦饭后来冯异受命镇守关中,担心刘秀猜忌,他数次打报告请求调回都城洛阳。这时也有大臣上奏,说冯异在洛阳招兵买马,图谋造反。冯异回京述职的时候,刘秀笑盈盈地把这些奏章拿给冯异看,吓得冯异惶恐不已。但刘秀接着宽慰说:“我怎么会怀疑你呢,当年饶阳的那顿米粥,南宫的那顿麦饭,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此后冯异为刘秀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每次出征,刘秀都命冯异的家人和他一起随行,对他从无怀疑。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刘秀招兵买马

刘秀开国后的政治制度,大多沿用西汉的,而他的独特政治创举,就是设立“尚书台”。尚书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但那时候的尚书,只不过是少府的一个办事机构,甚至没有单独的名分。到了刘秀时期,尚书的权力迅速扩大,尚书台设主官一人,称尚书令,下面有副主管尚书仆射,外加左右二承。下面的曹史等各级官员,共有六十二人。在东汉时期,尚书台才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核心。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刘秀剧照

他们位高权重,比如参与朝廷决策、机密谋划、赏罚官员,都是由尚书台来运作,三公的职权大部分都被他们取而代之。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尚书台的官员品级并不高。这样一来,三公有高位而无实权,尚书台有实权而无高位,两家互相牵制。刘秀的皇权,也就可以从中掌控,高枕无忧。为了统一中央威权,刘秀可谓煞费苦心。刘秀从西汉灭亡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遏制外戚。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刘秀绘图

在东汉开国早期,与外戚结交,是官场重臣们碰不得的“高压线”。刘秀对付外戚的办法,就是用金钱换权力,即给予外戚充分的经济特权,用来换取外戚们的行政权力。刘秀的舅舅焚丹、焚寻、焚宏相继封侯,在封侯的同时,其手中的兵权也被收回。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长年跟随刘秀征战,立有大功劳。但是,当刘秀表态要封阴识侯爵时,阴丽华却私下告诉兄长,不要轻易接受。结果,阴识在受封的时候几番推让,甚至泪流满面。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阴识剧照

在刘秀几次表彰之后,才勉强以感激涕零状接受了册封。如此表演,也只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姿态:在刘秀的统治下,外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比起西汉晚期外戚的飞扬跋扈,刘秀时期的外戚很识趣。刘秀的舅舅焚宏,多次告诫家人要谦虚,并且把“富贵盈满自溢”作为祖训。刘秀的姐夫邓晨、妹夫李通,在建国之后都主动地交出了官职,仅仅以外戚的身份享受荣华富贵。而官员一旦和外戚往来过密,后果也往往会很严重。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人称赞他“厚道”呢?

刘秀姐夫邓晨剧照

东汉初期的著名学者冯衍,是一个享有盛名的贤才。刘秀一开始很想重用他,但这个冯先生学问虽好,政治智商却几乎为零。他因为得到了阴丽华弟弟阴兴的举荐,和阴家交游甚密,多次参加阴家的宴会,之间还诗文唱和好不亲密。这本是一件小事,刘秀知道后却大为恼火,当场把冯衍下狱,之后在阴皇后的求情下,勉强赦免他的罪过,将他发回原籍安住。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要警戒那些外戚们:都给我老实点,我刘秀眼里可不容沙子。

上一篇

河北收藏一文物,是古代用来“大卸八块”的道具,百姓一直搞不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