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收藏 0 0

刘秀是一个既有宏才又有大略的人。说到大略,他不仅有宗室的身份,谨厚的名声,而且有做皇帝的想法和心理准备,具备了想法、胆量、身份血统三个要素。说到宏才,他身边有很多难以驾驭的人物,他能玩转他们说明他具备了刘邦的我不如张良、韩信、萧何,却有使用张良、韩信、萧何的能力。同时,他处理堂兄战友刘縯的事件充分反映了他有小不忍而乱大谋的自控能力。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而且他特别注意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比如,他见小敌怯,见大敌勇,很多人能闯过大风大浪,却总在小河沟里翻船。

对洛阳的和平解放也反映了不把个人得失的远见卓识。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刘秀大军挥指洛阳时,守卫洛阳的是刘玄的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与河南太守武勃等。他们号称30万。[7] 刘秀则派岑彭等十一个大将围攻洛阳。岑彭原来是大司马朱鲔的部下,旧日关系融洽,刘秀就派岑去劝降朱,以和平解决洛阳。岑来到城下,对朱说,“刘秀平定燕赵,已经占有了河北的广阔地域,而且百姓归心,群贤云集,亲率大军来攻洛阳,当今的天下,刘玄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即使坚守洛阳,但又有什么指望。”岑的话说到了朱的痛处,但朱鲔因为曾经参与谋杀刘秀堂兄刘縯,而且竭力反对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出使河北,因此,担心投降后下场可悲而犹豫不决。刘秀很快表示不忌小怨。但朱不是那么轻信的人,于是让岑彭乘索登城进行试探,岑彭毫不犹豫地趋索欲上,朱才表示了投降的意愿。但朱仍不放心,他与部将商讨对策,决定率轻骑出城去见岑彭,如果遇不测,就让余部出城投奔郾王尹。但朱鲔低估了自己的份量和刘秀的肚量,当他自缚其身与岑彭去见刘秀时,刘秀亲自为他解绑,并命令岑彭星夜送他回城。结果第二天,朱鲔就举城投降刘秀,很快被拜为平狄将军,封为扶沟侯。洛阳就此和平解放。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面对强盛的匈奴,两汉新建之初都只能采取软弱立场和战略守势。西汉虽有文景两代名君,但直到汉武帝即位,才开始对匈奴实施战略进攻,但并未彻底消灭匈奴。东汉缺乏汉武帝这样的雄主,却有意想不到的好运气。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东汉明帝

公元46年,匈奴突然连续发生“天灾人祸”,使双方对阵形势发生逆转。首先,大范围的旱灾和蝗灾袭击匈奴,造成“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1]。接着,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在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仅8个部落4万至5万人,实力远不如北匈奴,故主动内附于东汉,迁王庭于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之后,北匈奴开始面临四面楚歌的危局:东之鲜卑、西之西域、北之丁零纷起反匈。在南面,东汉和南匈奴也屡屡向北进击。经天山之战、稽洛山之战、金微山之战,东汉三败北匈奴,迫使其离开北方草原向西远徙。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1.天山之战。公元73年春,汉明帝遣兵4.4万,自西向东分4路合击匈奴:第1路,1.2万骑由酒泉出击白山(今天山山脉东段);第2路,1万骑自居延塞出击三木楼山(今蒙古工则克山[2]);第3路,1.1万骑由高阙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出击涿邪山(今阿尔泰山东段);第4路,1.1万骑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出击蒲奴水(今蒙古国翕金河)。

匈奴各部得报后大多提前收缩退却,故4路汉军中只有窦固(窦融之侄)和耿忠(耿弇之侄)率领的第3路汉军斩获颇丰。该路汉军在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部,杀敌千余,并追击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领伊吾城[3](今新疆哈密西)。次年冬,窦固率1.4万骑出敦煌昆仑塞[4](今甘肃安西)再伐天山,在蒲类海击破白山部匈奴,乘胜攻占车师(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随后,东汉复置安西都护,恢复了与西域中断60余年的交通。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东汉与匈奴第一阶段的两次交战都取得胜利,但所败的皆为匈奴偏师,未消灭其主力。因此,这两役虽然军事价值不大,但其战略意义在于,基本打通了东汉与西域的交通,恢复了安西都护史,使东汉的管辖范围开始伸入西域,同时为班超出使西域,开展进一步的外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稽洛山之战。公元75年春,汉明帝病危(是年8月去世),窦固奉昭班师回朝。匈奴乘机驱逐留驻西域的汉军,使东汉在两年前天山之战中获得的成果(指“断匈奴右臂”)尽失。不过,东汉利诱、鼓励和支持鲜卑、丁零[5]、西域、南匈奴从各个方向不断进袭北匈奴,使其逐渐式微。鲜卑对北匈奴打击最大,甚至将北匈奴伊屠於闾鞮单于杀死剥皮(公元87年),迫使北匈奴一部58个部落共20万人南逃,向东汉寻求保护。公元89年,窦太后(汉和帝刚即位一年,仅10岁,由窦太后摄政)听从耿秉建议,决定任窦宪(窦融曾孙,窦太后之兄,以前是街头一个大混混)为帅,抓住此机给予北匈奴致命一击,彻底解除北部边患。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汉军、南匈奴军及羌胡兵共4.6万人在涿邪山会师,因未遇匈奴军,遂继续北向稽洛山[6](今蒙古额布根山)出击,终于大破北匈奴,迫使侯鞮单于北逃。窦宪挥军追至私渠鞮比海(今蒙古乌布苏泊),斩杀名王以下1.3万人,获牲畜百万余头,迫使北匈奴81部共20多万人投降。窦宪率军一直打到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方止,出塞3000余里,击灭了北匈奴主力。窦宪志得意满,令时任中护军[7]的班固作铭,勒石记功。班固称颂道:是役一雪“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旋灵”,“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威” [8]。

3.金微山之战。稽洛山之战后,北匈奴向东汉求和,侯鞮单于甚至请求亲自入朝觐见汉帝。西汉时,匈奴太子从未到汉廷入质,单于更从未入见汉帝。匈奴如此软弱态度,说明其势力衰微。因之,南匈奴请求再击北匈奴。对此,东汉采取了两面手法:一面派班固等出塞迎接北匈奴单于,一面默许南匈奴出击。此际,北匈奴主力已失,其民大量内迁,实力大不如前。而且侯鞮单于的和亲请求已得到东汉肯定答复,根本没想到会遭到突袭。结果,北单于在夜战中受伤,仅以身免,所部8000人被歼,千余人被俘(包括单于妻子儿女五人),连玉玺也未及带走。

东汉王朝国力稍弱,却做了秦朝和西汉没有完成的事,赶走了匈奴

东汉见北匈奴不堪一击,转而拒绝其求和之请,决以武力解决。东汉还是很有军事实力的别小看了!

上一篇

明朝的两大外患瓦剌和鞑靼最后去哪里了?

下一篇

影响晋国乃至整个春秋战国的“曲沃代翼”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