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收藏 0 0

大家好,我是本文原创作者,平日喜欢阅读古代欧洲人文历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点点知识的话,就关注我吧,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那些过去的岁月。


对于所有的统治者来说,宗教都是一把双刃剑。

阿拉伯曾在伊斯兰的大旗下,四处征伐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法兰西却爆发了胡格诺战争,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更是堪称早期世界大战,几乎欧洲主要国家都卷了进来,英属印度也由于宗教信仰分裂为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可是有一个国家却很例外,宗教非但没有引起分裂反倒成了国家统一的助推器–英格兰。而这个例外却很大程度归功于英格兰七国时代的一次会议–惠特比会议。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从分裂后的地图依然能见证阿拉伯帝国曾经的幅员辽阔

一个基督下的两种传统

自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征服英格兰,罗马势力正式进入英格兰。随着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英格兰。但是呢,罗马帝国的势力不断衰落,于410年正式退出了英格兰,随后日耳曼部落入侵,基督教也因此一度湮没。基督教在英格兰衰落的同时,爱尔兰的基督教却由威尔士人圣帕特里克(那位用三叶草征服爱尔兰的圣人)于5世纪初传入。563年,爱尔兰教士柯伦巴自乌尔斯特又将基督教传入苏格兰,并在距离苏格兰西部不远的艾讴纳创立了北英格兰基督发源地林第斯法恩修道院(爱尔兰传统以修道院长为权力核心)。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圣帕特里克用三叶草向爱尔兰人解释了三位一体

6世纪末,立志向神似天使的英格兰人传教的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派奥古斯丁来到英格兰传教。他来到当时肯特王国的都城–坎特伯雷开始了他的传教。在信奉基督的王后帮助下,奥古斯丁成为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罗马传统以大主教为权力核心),并成功将基督教再次传到了全英格兰。坎特伯雷从那时起就成为了英格兰的宗教圣地。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圣地坎特伯雷

此时英格兰就同时存在了爱尔兰系和罗马系两种分支的基督教传统。两种传统在主要的复活节和发式存在不同的方式。罗马的复活节是正月十四后的第一个主日,19年为一个周期;爱尔兰却是正月十四后第一日,以84年为周期。罗马教士将头发剪成一个圆环,而爱尔兰教士却将头发剪成从左耳到右耳的一条宽带。罗马传统和爱尔兰传统的基督教分别影响了英格兰的东南部和北部,各地都在按照各自的传统进行活动。

惠特比会议召开

两种传统终于在诺森布里亚撞出了火花。诺森布里亚一年要举行两次复活节,更可悲的是国王和王后、王子分别信仰了不同传统的信仰。当信奉爱尔兰传统的国王结束斋戒开始庆祝复活节时,王后和王子还在按照罗马传统仍然在斋戒。664年,奥斯威国王在诺森布里亚惠特比召开了会议,呼吁所有人能遵从正确的传统,究竟由哪种传统来支配英格兰的基督教。会议上罗马派依据了圣彼得掌管天国钥匙和尼西亚信经这两大利器驳斥了爱尔兰所依据的圣约翰式复活节算法取得胜利,国王决定所有问题遵从圣彼得的命令。

惠特比:分裂为七国的英格兰,因为它走向了统一

始订于324年的尼西亚信经被大多数人接受

惠特比会议后的英格兰

会后爱尔兰派教士彻底离开了英格兰,罗马传统最终被全英格兰接受。但惠特比会议的意义远不止简单的罗马派取得胜利。惠特比宗教会议使不列颠各王国的教会可以在一个大主教的领导下形成一个支团结的力量。及至西奥多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大主教时,这位雄才大略的改革家才有机会进行英格兰本土宗教整合。他花了20年时间将英格兰划分为几个教区,每个王国设立一个主教区。至此所有人都将英格兰视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最终走出了七国之乱,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文中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上一篇

雕爆了!飞将军!——名将李广

下一篇

历朝历代也有国旗,你都知道啥样吗?闪坏你的眼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