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末三大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末三大将
收藏 0 0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帝国摇摇欲坠,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明朝末年比较出色的大将有袁崇焕,杨同,毛文龙,满桂,吴襄,祖大寿,洪承畴,曹文诏,孙传庭…。如果要从明末挑选出三位最具有能力的大将的话,这三人分别是袁崇焕,曹文诏,孙传庭这三人在明末的光环足以盖住任何一个跟他们同时代的人,他们三人,每个人的功绩都可以算得上是明末的最高功,可以称得上是明朝末期最厉害的三位大将。

明末三大将

(大将军画像)

袁崇焕,孙承宗的学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袁崇焕自然也不例外。袁崇焕在天启年间,一人独守宁远城,在没有任何粮食援兵补给的情况下,用仅有的一万多兵马守孤城,击退拥有十三万兵马的努尔哈赤。消息传到京城,连他的老师孙承宗都半信半疑,袁崇焕的能力竟然达到这种地步。努尔哈赤自此一战,回去之后便气死了,率领众多人马,连座孤城都攻打不下,丢人丢大发。

之后,皇太极为树立威信,也带人来攻打明朝。不过这次不是攻打宁远城,而是锦州。袁崇焕风采依旧,用打他老爹的方式打退了皇太极,皇太极又回过头来攻打他爹当年攻打不下的宁远城。结局可想而知,照样大败,史称“宁锦大捷”。

明末三大将

(守城的士兵)

宁锦大捷之后的袁崇焕声名满天下。崇祯继位后,封他为蓟辽督师,管理五六个地方,是明朝权利最大的官员。不过袁崇焕后期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因为皇太极打怕了,不敢再去招惹身在宁锦防线的袁崇焕。袁崇焕三次击退努尔哈赤父子,就可以稳坐明末三大将的位置。

明末三大将

(袁崇焕剧照)

曹文诏算是孙承宗的半个学生,孙承宗在山海关时,曹文诏一直待在孙承宗左右做事,由于作战勇猛被孙承宗升为游击将领,崇祯二年二月正式开始传奇的一生。先收服被农民军占领的四个城池,再将起义军的大头头王嘉胤赶出他长期占据的河曲。曹文诏在陕西境内无人能敌,见一个起义军就打一个起义军,未尝一败,作战相当勇猛,令当时的起义军闻风丧胆。起义军的众多小头领死在他手下的不计其数:老回回、点灯子、李老柴、混世王…都是死在他手下,曹文诏也成为陕西境内立功最多的一个总兵。

明末三大将

(曹文诏剧照)

之后崇祯将曹文诏派往西安。曹文诏在西安境内风采依旧,直接将太原一带的起义军赶尽杀绝。全国的起义军都对曹文诏产生恐惧感,一听到曹文诏这个名字,都吓得魂不附体。不过英雄终有暮年,在追杀凤阳一带的起义军时,由于太过勇猛,率领一千骑兵就敢冲入十万多起义军队伍。结果可想而知,曹文诏竭尽全力自杀而死。死后,崇祯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还允许他世代世袭指挥佥事。

明末三大将

(身陷重围的曹文诏)

孙传庭,明末名将,山西巡抚。孙传庭一生中出色的战绩并不多,但只一战就足以完胜当时的所有将军,此战可以叫做“子午谷之战”。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不久,闯王高迎祥决定来陕西抢一把,顺便占领陕西。高迎祥运用了三国时期魏延的做战方法,从子午谷进军,出其不意拿下西安,进攻陕西。可现实依旧是现实,孙传庭早已料到高迎祥会有这样的决定,早在子午谷的黑水峪设伏。等了十五天后,高迎祥到达黑水峪,人马疲倦的高迎祥被以逸代劳的孙传庭打败。此战历经四天四夜,高迎祥被活捉在京城处死,崇祯大喜。闯王高迎祥在当时属于最强起义军部队,铲除高迎祥后,一部分起义军纷纷投降,闯将李自成也因此变成闯王李自成。孙传庭一战直接封神。

明末三大将

(孙传庭剧照)

上一篇

除却“汉初三杰”,帮助刘邦打天下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下一篇

一代美人权倾天下!谁能想到中国历史因为两个波斯人而改变?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