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古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古城
收藏 0 0
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古城

天下霸唱的作品《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就是以历史上的精绝城为蓝本。也是这部作品让大家更加熟知这个名字,也让精绝古城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精绝“这个名字本身就富有想象力,使人很自然地回到古代。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西域传》最早记录了精绝国的都城精绝城。

精绝国,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四百八十户,人口三千三百六十,军队五百人。国王之下有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地势险阻狭窄。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接受汉朝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自古以来便是东西交通之要地。西汉时,丝绸之路正好经过精绝国,使得精绝国的地位更为重要。东汉末年大乱时西域掌控力消失,楼兰吞并了精绝成其下属。

精绝国在历史上的记录并不多,当她再次出现在史书中的时候,已经是其消失400年以后。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时候曾经路过精绝城,在他的《大唐西域记》写到:

“媲么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趋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那个时候的精绝城已经是一片废墟,人迹全无,剩下的只有断墙残壁,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沙尘中。

直到1901年被誉为伟大的考古学家、探险家,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盗贼和魔鬼的匈牙利裔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的小县城尼雅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刻有古文字佉卢文的木板,顺藤摸瓜,沉睡了1600年的精绝古城开始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斯坦因在第四次尼雅遗址的发掘中,从废墟中出土了26枚汉代木简,其中一枚木简中清楚的写着7个大字:”汉精绝王承书从……“,直接证明了此处就是精绝王所处的精绝城。

精绝城遗址位于尼雅河末端的一处古绿洲上,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布展5~7公里。在这片狭长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

西域三十六国之精绝古城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团在尼雅遗址附近的古墓葬中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锦。现收藏于新疆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2002年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当年正直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间,且五星与中国国旗五星红旗有一致性,社会舆论从直白的字面意思来解析此锦,都认为是祥瑞出现,因此备受社会关注。

其实“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句占辞,经常出现在古代星占术中。如《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精绝古城为何突然消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灭亡的原因是因为精绝人大肆砍伐树木,造成水源枯竭,也有说法是受到西南方向强大部落“SUPIS”(音译)的消灭。但是两种说法都不能完全被大众接受。

斯坦因曾记载他发掘一批文件的经历:”从这批契约埋藏时得到的照顾以及对埋藏地点的标示来看,文书的主人明显是在紧迫中不得不离去,但却抱有重返的念头。鲁斯塔姆(发掘队员)一下就猜到那块标志的用意,因为现在农民被迫弃家而去时,他们仍然这样做。在掩埋时既没有遮盖,也没有用容器来保存这批极有价值的文件,这本身也清楚地表明离去之匆忙。”而且,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狗的遗骸。它的脖子上拴着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显然,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这只狗活活饿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精绝国的官员匆匆离去而又觉得自己能马上回来,让狗的主人在离去时连爱犬的绳子都忘了解?但他为何又一去不返?如果说精绝的居民真的集体迁徙了,他们究竟迁到了哪里?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精绝国消失的真相到底在哪里,人们究竟能不能找到答案?也许,我们再也无法知道答案了。矗立在尼雅遗址上的古树亲眼目睹了当年商贾穿行的繁荣景象,也见证了精绝国的消失,它在沙漠的尽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上一篇

布列斯特要塞誓言:我将死去,但决不投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