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收藏 0 0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文章作者 || 读史自思

图片来源 || 网络


古老的秦帝国消逝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但留下的“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血流不干,誓不休战”的呐喊依旧响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能完整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造就的是坚韧、包容等品质。我们可以从秦朝嬴姓人的历史可窥一斑。

高贵的出身,屈辱的结局

  • 嬴姓,高贵的出身

伯益是嬴姓人的第一个祖先,但嬴姓并非始于伯益。嬴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少昊帝,伯益只是继承。另外,从血缘角度进行追溯,嬴姓则应归于皋陶一族,在皋陶之子封姓之后,“偃”姓和“嬴”姓作为凤鸟部族的两大系统分散开来,所以秦后人都以嬴姓伯益为祖。

伯益的父亲是皋陶,其母则出自少典氏,从《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可知其母也是出身望族。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 权力争夺的失败者

被称为中国远古时代的禅让制传承到大禹,按流程走的话就该禅让给皋陶。悲剧的在于皋陶先于大禹而逝,从而让禅让制发生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大禹后面的作为无愧于后人将其列于“上古四圣”之一。

皋陶逝世后,大禹以能力与品德两个指标来选择继承人。伯益的能力在大禹治水期间已经得到体现,并且他还擅长畜牧,另外他的品德也是远近闻名。所以,大禹派人请伯益出山继承帝位。

权力的诱惑太大。大禹的儿子启不满父亲安排,趁伯益躲起来的时候,于大禹病危之际把帝位给抢到手中,斩断了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权力传承模式。

伯益当然不甘心啊,心想我躲起来也是仪式上的谦让罢了,并不是不要帝位啊,你怎么可以这么无耻地出手抢呢。伯益于是召集东夷部落联盟征讨夏启,以失败告终,嬴人的家也随即毁灭。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用生命与鲜血趟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权力争夺失败了,家也毁了,但生活还是得要继续啊,并且在老地方继续生活的话不知道要面临夏启何种报复与打压,重新寻找一块宗族繁衍生息之地迫在眉睫。

嬴人左瞧瞧右瞅瞅,中原大地已经没有容身之地了,踮起脚尖往西边瞭望了下,似乎只有那片被视作蛮荒之地才有机会。

当然作为一个大家族,并不是所有人的愿意往西边走,而在西迁的路上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史记》中就出现“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描述伯益的话。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嬴人的西迁线路相当于从当今的山东日照地区迁移到西北地区,也就是山东省到甘肃省,路程大概一千五百公里。中原农耕民族靠两条腿走路与两肩膀扛物完成这趟前夕肯定不现实,学会养羊牧马是生活必须的,而学会骑马射箭则是安全所必须的。嬴人的坚韧性格就在这西迁之路上给刻进了骨子里,并传承了下来,才有了后来的秦国。

嬴人地盘不容他人染指,不服就干

嬴人走过漫长的西迁之路来到一个叫犬丘的地方安顿下来后,还未缓过劲来,环顾四周发现邻居们都是一些爱好抢劫的野蛮人。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此时嬴人族长(还未封为秦)秦非子心里是憋屈到了到想吐血,勤勤恳恳种好的庄稼和养的羊,西戎这个邻居时不时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拿走了,跟他讲理他跟你动刀子。没其他办法了,必须亮刀子跟西戎干,否则这地方迟早呆不下去,甚至有身死族灭的风险。

秦非子长兄成的一支就是没明白这个道理,被西戎人一个袭击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最终落得身死族灭。

斗争中求生存与壮大

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一生都是在与西戎战斗,秦仲更是战败而死导致秦国沦陷。秦仲的五个儿子逃到西周(此时夏已经不存在,祖辈的仇恨也烟消云散了)向周宣王借了七千人的部队,秦仲长子(史称秦庄公)率领这支部队把西戎赶出秦地,重建秦国。

每每夜深人静时,秦庄公心里就郁闷的难受,国家都被被西戎给灭了一次,这口气咽不下啊。于是,秦庄公就让自己的儿子立下誓言:“西戎杀害我祖父,我若不手刃西戎之王,绝不归来。”而他自己在为四十四年都一直处在第一线与西戎进行作战,给当时弱小的秦国带来了雄心,缔造了铁血兵团

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继承先辈遗志与西戎斗争到底,并逐步扩展秦国疆土,壮大秦国军队。直到秦穆公三十六年,秦将孟明视挥师讨伐西戎,生擒西戎王,奠定了秦国西部霸主地位。

老秦人的硬骨头,从嬴姓人西迁与建国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结语

从秦非子到秦穆公历经200多年的时间,秦国付出的牺牲之大(秦王战死)才换来了生存空间,之后才有壮大的机会。嬴人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坚硬的骨头、顽强的意志、尚武的精神,在遵循丛林法则的环境下是没办法生存下来的

上一篇

《隋唐300年》第5篇:狼烟再起,长城内外,为何相杀千年?

下一篇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唐朝公主?文能勾心斗角,武能跨马杀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