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大文豪和他们平庸的子女们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古代大文豪和他们平庸的子女们
收藏 0 0

中国人讲究“子承父业”,虽然文学史上有三班、三曹、南唐二主、二晏、三苏等一些著名的文人父子,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子女,真正在文学领域中能够和其父相提并论的,似乎也不多见。很多古代大文豪的子女们,其实并不怎么广为人知,甚至是平庸的,而史书上也都是语焉不详。

中国古代大文豪和他们平庸的子女们

陶渊明画像

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生有好几个儿子,除了文章《与子俨等疏》,他还作有《责子》(据考证,此诗大约写于他四十四岁的时候):“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从诗中可看出,这几个孩子都是不成才的,甚至有弱智之嫌(也有认为是陶渊明故意夸大了的)。还有人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而猜测说,陶渊明酗酒,身体受到了影响,故此生下了这些白痴儿子。

中国古代大文豪和他们平庸的子女们

李白画像

这类“科研成果”还被应用到了诗仙李白的身上。众所周知,李白在嗜酒方面比起陶渊明也是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据说他的长子伯禽智商不高,原因就在于李白喜欢“痛饮狂歌”。在《寄东鲁二稚子》中,李白表达了对儿子伯禽和女儿平阳的思念之情。李白的另一个儿子小名颇黎,则常被用来印证李白拥有胡人血统。

和李白一向并称的杜甫,显然更加不幸,有过丧子之痛。据《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中有“幼子饥已卒”之句,所说的就是小儿子被活活饿死。《旧唐书》则载有“儿女饿殍者数人”之语。杜甫另有子宗武,《旧唐书》说他“流落湖、湘而卒”,而宗武的儿子嗣业,把杜甫的遗骸从耒阳迁到了偃师县。

李商隐的大儿子也不聪颖。相传白居易对李商隐颇为赞赏,曾说愿意下辈子投胎做他的儿子。后来李商隐的儿子出生了,便取名白老,没料到此子鄙愚,还被温庭筠吐槽了一把。再后来李商隐又得子衮师,倒是十分聪明,被认为这才是白居易所转世的。李商隐很高兴,还写了长诗《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诗名自然容易使人想起左思的《娇女诗》,而当中“固已知六七”、“眼不视梨栗”之句则显然是对陶渊明的“炫耀”了。但这个天姿过人的儿子似乎也没有成为大才、父亲所期望的“万户侯”。

北宋名相王安石,其长子王雱也是聪颖过人,可惜据说精神却有问题,尤其是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甚至把儿子给折磨死了,王安石不得不把儿媳妇改嫁他人,这倒成为了一段有名的野史。王雱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三岁去世,按《宋史》的说法,也算是王安石变法的牺牲品,而他的死对晚年的父亲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让王安石对变法更心灰意冷。

中国古代大文豪和他们平庸的子女们

苏轼画像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虽心胸豁达,但难免也会有消沉的感叹。他在被贬黄州后的《洗儿戏作》中说:“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诗中的儿子据考证是苏轼的第四子苏遁,与朝云所生,不幸夭折。)这不禁让人诧异,如此愚钝还能做到公卿,岂不是国家的不幸?当然,这也只能是苏轼的一种讽刺手法而已。

事实上,苏东坡的几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文学造诣可能和父亲相去甚远,但自然并非“愚鲁”之徒,也都考取了功名。长子迈和他一起考证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见于他所写的著名的《石钟山记》。第三子苏过,长期伺候父亲,跟随苏轼到了惠州、儋州,被认为是三个兄弟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有“小坡”之称。

龚自珍是有清一代极为重要的大诗人,虽也有风流韵事,不过留给人们的印象大抵还是一位爱国的文士。而他的儿子龚橙,虽有才学,却离经叛道,自号“半伦”,被认为是一个卖国贼,更被传是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引路人(当然,也有很多辟谣的,辩解圆明园之事其实和龚橙无关)。

不得不提的是,近代文人中,说到最擅长培养子女的,无疑要首推梁启超了,他的后人大多都成为了栋梁之才,特别是儿子梁思成,这也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THE END-

上一篇

现代商业为何起源欧洲?原来在汉代就已经落后了

下一篇

他一人灭一国,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却鲜有人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