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谁帮助西晋迅速覆灭东吴,结束三国统一天下?原来是蔡文姬外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谁帮助西晋迅速覆灭东吴,结束三国统一天下?原来是蔡文姬外甥!
收藏 0 0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羊祜。

西晋羊祜为西晋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他之所以发出这句哀叹,大概就是他不能亲自完成这一夙愿吧。

羊祜自身出身不凡,其父族羊家世代官身,算是一代世家,而母族这边更加出名,外祖父是汉末大文学家蔡邕,而他的姨姨就是著名汉末女文学家蔡文姬,最后他做了司马师的小舅子。

因为出身,他自有就获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长得仪表堂堂,还博学多才,世人皆说他堪比孔子弟子颜回。

他早期所处的环境正是北魏与西晋交替的时期,政局很是混乱,而羊祜的眼光很精准,并未参与朝廷的纷争,只是努力做着自己的事。

直到司马炎逼迫魏帝禅位,开创西晋,他才开始为国家统一而努力。

谁帮助西晋迅速覆灭东吴,结束三国统一天下?原来是蔡文姬外甥!

当时蜀汉已亡,唯有东吴与西晋两国对峙,为了国家统一,不再有战争,羊祜誓志灭吴。

晋帝司马炎很赞成羊祜的主张,也了解他的能力,所以指派他到了荆州做都督,直面东吴。

羊祜到了驻地襄阳,才发现荆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

我们知道荆州在三国时候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关羽曾经就因大意失荆州,而招致蜀汉没了东进希望,而葬送了大好局面。

如此重要,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连年大战,招致黎民不安,耕地不勤,没有足够应对战争的实力。

所以他并未立即开始针对吴国的行动,而是以守御为主,推行屯田之策,休养生息。

这一举动不但为他积累了充足的军粮,也让荆州百姓获得了实惠,也对他敬爱有加。

而他当然也不会放弃对付吴国的想法,所以虽然无法动兵,但是可以动心啊。

羊祜巧妙的利用攻心之计,来瓦解吴国的反抗意识,争取民心,为此他用了三招切实有效的办法,颇具成效:

首先,他营造出自己守信,讲道义的形象。每次与东吴交战,他都行君子之事,先告诉对方交战时间,让东吴民众有准备,可以避免误伤,而交战过程中也绝不偷袭和增设埋伏,只是堂堂正正的对敌。

这一手,让东吴普通民众感恩,让东吴军兵敬重,让东吴将帅佩服。

其次,制军中也贯彻着君子之风。作为统帅自然要接受底下将士的献言献策,而但凡有人言语透露算计,他都用好酒将其灌醉,让他有口难言,久而久之就都不会在逆反他的堂堂正正的作风了。

这一手,既是稳定军心,又是贯彻自己心意,柔性的手段让手下不会太过反抗。

谁帮助西晋迅速覆灭东吴,结束三国统一天下?原来是蔡文姬外甥!

再次,软化关系。为了软化东吴与西晋两地军民的关系,羊祜制军严明,凡去东吴打仗,因为筹措军粮而收割了东吴粮食,他都照原价给与补偿。

而对峙时期,兵士出外打猎;都只许在自己地界内活动,不许越界;而东吴也会打猎,偶有东吴士兵射伤打伤的猎物跑进自己地界,被自家捕获,还会返还给吴国。

这一下,使得西晋与东吴因为分属两国,招致的军民互相敌视之情得以缓解,两地交流良性发展,不在生死相对。

羊祜一系列做法为后边西晋统一争取到了民心,也和缓了两地关系,同时为自身准备争取到了时间。

在羊祜各种措施的施为下,西晋逐渐拥有了充足的准备,羊祜认为时机已经渐渐成熟,可以伐吴,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统一天下,所以他上书建议晋帝可以伐吴了。

但是世事弄人,正在羊祜积极筹备伐吴大战的时候,北方少数民族突然动乱,朝廷中认为这会影响西晋统治,不易开展对东吴之战,所以大都反对此刻开战。

因此最终羊祜的建议被搁置了,这一下彻底成了羊祜的遗憾,所以他才发出了“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的哀叹。

谁帮助西晋迅速覆灭东吴,结束三国统一天下?原来是蔡文姬外甥!

不久,羊祜生病回返洛阳在家养病,晋帝派人探望,羊祜还是惦念东吴之事,所以最后一次谏言,分析当前局势,言道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此时东吴内乱,若不趁机将它剿灭,等到东吴局势稳定下来,西晋再想统一,就难了,并举荐了杜预接替自己。

最终晋帝接纳了羊祜的谏言,认命杜预统筹灭吴事宜,只是可惜的是羊祜没有等到胜利的消息,就病逝了。

而在他死后第二年,杜预统兵伐灭东吴,实现了羊祜的夙愿,只是他已经看不到了。

羊祜在前半生藏拙而自保,只是因为朝争不值得他努力,等到后半生,他鞠躬尽瘁都是为了国家统一,消弭战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羊祜的所作所为也受到世人的称赞,毛主席都对他称赞有加,所以后世评定古代名将的时候,必然会有羊祜一位。

君子谦谦受国门,名将筹谋断东吴,鞠躬尽瘁为黎民,遗策还愿天下平。

上一篇

二战德国空军uui独立大队

下一篇

太平公主: 史上最强势的公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