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吐蕃王国为什么无法再成为强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吐蕃王国为什么无法再成为强国
收藏 0 0

公元6世纪时,兴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袖人物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7世纪初,囊日论赞之子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苏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诸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国力,唐朝李晟韦皋史敬奉等多次重创吐蕃军。吐蕃王朝自朗达玛死后,其二子沃松和永丹各据一方,互争权位,攻伐不己。百姓相继起来,在各地举行了大规模起义。

频繁的内乱和外部强敌,使得曾经强盛的吐蕃难以再形成强大的力量。

上一篇

三国时期的蜀国,大败之后已经伤了元气,为何还要跟魏国死磕?

下一篇

清朝靠什么打江山、坐天下:八旗制度兴衰始末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