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百家姓——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百家姓——奚
收藏 0 0

奚姓读音作xī,汉族姓氏。

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5位。最新统计,葛姓人口约24万,姓氏排行榜第296位,位于井姓之后,麻姓之前。

百家姓——奚

回本溯源

一、源于任姓

出自夏朝管辖的奚地,为黄帝之子禺阳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在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帮运土石木料,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之说。被夏王大禹封为车正(车服大夫),负责管理和制作车舆。奚仲后来居于薛邑(今山东滕州市),后迁至邳邑(今山东微山),再后又迁于邱(今江苏苏州)。奚仲过世后,被世人尊奉为车神。后人在他生活过的妊(任)、薛、邳、邱诸地都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一句“祭拜奚仲,平安出行”流传千古至今。

在奚仲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奚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奚氏族人大多尊奉奚仲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国名

出自夏王朝时期稷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史书记载:“奚,夏禹功臣稷之后,曾封以奚国以为姓”。

三、源于职业

出自西周时期役仆奚人,属于以支撑称谓为氏。

奚人,就是两周时期直至战国末期的一种官役,男役称傒人,女役称俾人,就是宫廷、官府中的专职役人。要注意的是,奚人是一种职业,而非奴仆。傒人除了在内宫执役之外,还可以与君王一起饮酒作乐,经常陪同君王一起饮酒娱乐的傒人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被称作“酒人奚”,以后就称这种职业化的傒人或俾人为“奚人氏”。官民有别,民间的豪绅门阀中私役杂仆则多为奴隶,不得称奚人,只能称卑人。卑人与奚人的分别为:卑人中的男仆称僮人,女仆称婢人,时称奴僮、奴婢。

在奚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傒人氏、俾人氏,后统改为奚人氏,最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奚氏,还分衍有一支酒氏,皆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四、源于改姓

出自汉末三国曹魏时期,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今上海市浦东区有一支奚氏族人,千百年来一直为浦东望族。据其家谱文献《奚氏族谱》的记载:“原本姓方,来自安徽。因三国时受曹操迫害,坐船避难来沪申南汇地区,改姓为奚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少数民族改姓

1、源于奚族,出自汉、唐之际鲜卑族库莫奚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2、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3、源于满族,出自金、元、明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漠北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百家姓——奚

迁徙分布

奚姓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姓。早在帝、舜、尧时期皇帝还没有姓,但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记载。

当代奚姓人口主要集中于江苏、上海、广西、重庆等省市,江苏居住了奚姓总人口的28%,为奚姓第一大省。

百家姓——奚

姓氏名望

古代名人

奚仲:夏朝,夏禹之臣。初黄帝作车,少吴加牛,奚仲加马,乃命奚仲为车正。造不同式样的车,安装不同的标志,以别尊卑等级。

奚鼐:唐朝,易水人。著名制墨专家。所制的墨不但黑而发亮,而且还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他的弟弟、儿子因制墨著名,南唐赐他姓李。他的孙子李庭硅制的墨更好,世称“李庭圭墨”畅销各地。

奚超:唐朝,徽墨的创始人,徽墨始创于唐末。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现代名人

奚梦瑶:1989年3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东华大学07级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中国内地女模特。


上一篇

话说中国历代名女之关秋芙花命也如春

下一篇

全宋朝最深明大义、临危不惧的伟男子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