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宋朝的一位状元出游遇雨,不困于心自清明,不影于物而旷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宋朝的一位状元出游遇雨,不困于心自清明,不影于物而旷达
收藏 0 0
宋朝的一位状元出游遇雨,不困于心自清明,不影于物而旷达

张孝祥,南宋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安徽历阳乌江人 ,出生于浙江明州鄞县,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诗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但却才华横溢,聪颖过人,二十二岁状元及第,文采出众而被皇帝作为御用笔杆子,同榜中进士的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这些都是南宋今后的骨干性的人物。其人中正守直,正义感强,有节操,曾经上书为岳飞辩解,力主抗金报国,是主战派的人物,曾经在江南各地为官,风评较好,政绩突出,但天妒英才,三十八岁那年在芜湖病逝。

张孝祥善于诗词,才气逼人,其词写得豪放大气,开合有致,于坦荡中见真知,于磅礴中露真情,是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三十五岁那年,诗人在离开湖南转任到外地为官,因天气原因船被风浪阻隔在洞庭湖,因此写下这一首词。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宋朝的一位状元出游遇雨,不困于心自清明,不影于物而旷达

全诗意思,客船行驶在宽阔的湖面,两岸奇山秀水令人大饱眼福,目不暇接,小船满载着两岸美妙的秋景秋意,水面平静数十里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可能是洞庭湖水神药留我在多看看这满湖的秋色,让我看看斜阳下的湖中美景,风浪乍起,吹皱一湖秋水,波光粼粼,泛起层层波光,光影变幻,风吹波动,令人有头晕目眩之感,风浪留人让我不能远行。上阙写景,将湖中秋景写的唯美可亲,以拟人的手法将风波起比作水神的安排,突出诗人对山水的喜爱。

下阙由写景逐渐转接到抒情,倘若明天风向转变,风缓浪平之后,天气逐渐好转后又可远航,那么今晚即使在这里露宿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遭遇风浪不忧反而豁达的安慰自己,其内心的平静可见一斑。波涛阵阵,风浪一波一波向前推进,哗啦哗啦的声律不断变化着,仿佛来自湖底龙宫的仙乐《霓裳羽衣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倘若明天风向转变,我准备明天一定要去岳阳楼上饱览这八百里洞庭美景,好山好水看不足,美美地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

宋朝的一位状元出游遇雨,不困于心自清明,不影于物而旷达

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高远,与苏东坡被雨阻于道而作“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被风雨所阻,却都表现出不困于心,不迷于环境的心态,豁达坦然的面对,在困境中寻找不同和美丽,不愧为豪放派两大代表性的人物。

上一篇

长崎水兵事件:清廷的耀武扬威逼出了日本的野心

下一篇

残民害理——揭秘清朝康熙皇帝犯下的暴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