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陈传席:天安门前为什么要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陈传席:天安门前为什么要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收藏 0 0
陈传席:天安门前为什么要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陈传席近照

北京的故宫原称紫禁城.即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下令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建成。有很多电视节目及江南园林介绍中说天安门和紫禁城是江南苏州人蒯祥(1398—1481)设计的,把江南的园林和建筑样式搬到北京,这话并不十分准确。蒯祥是参与了紫禁城的建造,但故宫(紫禁城)始建时,蒯祥年仅8岁。规划和设计紫禁城时,他并未起到作用。紫禁城的规划设计应是集体的力量,朱棣的作用最大。当然蒯祥是十分了不起的建筑家,尤其是正统以后,北京的大型建筑多出于其手。其父蒯福是著名的木工,曾主持南京的宫殿建筑中的木作工程。蒯祥少随父学艺,永乐十五年(1417)到京,即参加宫殿建设。紫禁城建设的后期,他也起到作用。紫禁城建成后,当时是世界上最大最雄伟的宫殿建筑。“天安门”当时称“承天门”,是皇宫的正大门,始建于永乐十五年(1 417年),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广场自建成至今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但原来广场上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现在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是l 959年建成的,由梁启超长子梁思成(1901—1971)负责设计和建造。但为什么要在天安门前广场上建造这两个大型建筑物呢,又为什么在天安门前的左边建造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右面建造人民大会堂呢?我看到的几本《中国建筑史》,没有一本书中谈到其中道理。梁思成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回国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家。他虽然主持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的建筑,但主张在天安门广场上建筑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者却是毛泽东,梁思成只是具体执行者。在梁所写的论文中,以及他的著作中,只谈到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的建筑结构和一些技术问题,并没谈到两个建筑物的哲理。按道理,《中国建筑史》应写建筑的哲理,而恰恰没写建造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哲理。

陈传席:天安门前为什么要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毛泽东是熟读中国古代典籍的,他的思想中更多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哲学,哺育他成长的也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

据《周礼·考工记》所载:

“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1)意思是:王宫的建筑……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庙,前面是朝廷,后面是集市。左面祖庙中陈列祖宗牌位,供时时去祭祀祖宗,求得祖宗灵魂保护自己。右面是社庙,这个“社”有二义,一是土地神,二是集会、开会,又往往二者兼之,即在土地神的牌位前聚会,组织战争、布置生产等,以求土地神的保佑。“祖”字原来写作“且”,形似男性生殖器,后加祭祀,表明中国也有生殖崇拜时期。故加“神祀”旁,为祖宗的“祖”。(2)“社”字,《说文解字》曰:“社,地主也。从示土,……《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地主”就是主管土地的神。又,“二十五家为社”,这里是二十五家共同祭祀一个土地神。又有社会的组织之意,汉代就有乡社里社之名。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叫结社,谢国桢写了一本《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谈明清之际文人结社,如复社,几社、应社等等。晋代有惠远建有莲社,宋代胡瑗建有经社,《红楼梦》中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因而这“社”便是很多人聚在一起,俞正燮《癸已存稿》云:“同社者,同会也,”社堂也就是会堂,同社人在一起开会的地方。原始社会时,在聚会的地方竖一个长木,木棍的上部挂一个牌子,形似“ ”。(3)其实,“土”和“社”原是一字,如〈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有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注]“土,谓社也。诸侯所祭,莫重于社。”(4)〈〈礼记-檀弓上〉〉:“君举而哭于后土。”汉郑玄注:“后土,社也。”(5)唐孔颖达疏:“或曰君举而哭于后土者。后土,社也。”(6)《周礼-春官-大祝》:“建邦国,先告后土。”汉-郑玄注:“后土,社神也。”(7)另《诗经-商颂-玄鸟》:“宅殷土芒芒。”(8)而《史记-三代世表第一》引用此句就写作:“殷社芒芒。”集解:“《诗》云‘土’,”(9)可见“土”和“社”本为一字。社即社神。原始社会时,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右边插一木牌(后则建房、庙),人们在那里聚会,商讨如何去打仗,去渔猎。一说,对外作战时还要把木牌(称木主)载而同行,以求其保佑。(10)战后,仍把木主置放“右社”中。如果竖几个木桩牌子,便是几个部落在一起开会,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时间长了便形成“街”,这个“街”字,里面是两个土”,即两个(或代表多个)神牌,“行”字原写作“ ”,即从四面八方赶来神牌下之意。“土”形的神牌代表土地神,大家都要祭祀,故加一“神祀”旁为社”。在神牌下开会后,再去左面拜祖宗牌位,以求祖宗保佑,然后出去战争或打猎。打了胜仗,就是祖宗保佑、土地神保佑的结果,打了败仗,就是自己没有祭祀好,要再去求拜。于是每个大部落都在左面竖祖宗牌位,右面竖土地神牌位,这就是“左祖右社”。

陈传席:天安门前为什么要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商周时代,已不是原始社会了,有了王宫建筑,这种“左祖右社”的形式仍然保留。商统治者也信鬼神祖宗魂灵保佑等,周统治者也信,于是便在王宫左面建造“祖庙”,设立祖宗牌位,以供祭祀崇拜,以乞求祖宗灵魂保佑自己。又在王宫右边建“社庙”,供土地神位,也在这里集会,讨论战争生产等大事,也乞求土地神保佑。而且形成制度,即上面引《周社·考工记》云:“匠人营国……左祖右社……”但这时不是竖一个木牌子,而且建庙,到社里聚会的不是普通人(奴隶)了,而是上层头头即统治者了,由他们研究如何打仗、如何渔猎,然后去指挥奴隶们干。乞求祖宗灵魂及土地神保佑的,也不仅仅是得到渔猎之物,更在乞求神灵保佑自己统治长久安稳,有了“左祖右社”,他们的心也就定了。后来成为王宫的建筑形式了。

毛泽东精通古典,他没有忘记传统建设的形式,以及“左祖右社”的意义。当然主要还是国家政治和工作的需要,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就要在天安门前左边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收藏祖宗的遗物,以示尊重历史,不忘祖宗,教育后人,当然,这和“祖庙”意义大不相同了。而且,馆名必须叫:“中国历史博物馆”。如果改名为“中央博物馆”或“国家博物馆”,没有“历史”二字,那就缺少文化的意义。又在右面建人民大会堂,即“社”,但这个“社”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也和古代的“社庙”意义大不相同了,上面悬挂的不是神牌.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当然,人民大会堂也可以建在中南海,而且那更方便。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和故宫博物院重复,陈列收藏的都是祖宗遗物和历史文物,二者完全相同。而且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距也很近,但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个建筑的意义却非同一般。有了右面的人民大会堂,只有了“右社”,还必须有“左祖”,即中国历史博物馆,不仅符合传统建筑的格局和哲理,也起到对称美观的作用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理解和继承颇令人叹止。研究和撰写中国建筑史的学者也应该认真理解这一问题,但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价值意义上去理解,不要从迷信的;角度上着眼。

如果按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周围,还应该多载一些树木。《墨子-明鬼》:“圣王,其始建国营都必择国之正坛,置之以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位。”《战国策-秦策三》:“恒思有神丛与?”(11)高诱注:“盖木之茂者神所慿,故古之社稷,恒依树木。”《论语》:“哀公向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12)《周礼-地官-大司徒》:“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13)郑注:“——田主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14)贾疏中也引用了《论语》中那段话。可见“左祖右社”周围应有大树林。我们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周围多植树,不但有传统文化上的意义,同时也美化天安门广场,使之更有生气。

[注释]:

(1)见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上册第九二七页《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

(2)一说置肉于俎上以祭祀先祖,故称先祖为且(音zu“祖”)。

(3)一说“土”形似一土块。如甲骨文的“土”,即形似地上一土块。

(4)《十三经注疏》下册,第二二六三页《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二。

(5)、(6)《十三经注疏》上册第一二九四页《礼记正义》卷八。

(7)《十三经注疏》上册第八一一页《周礼注疏》卷二十五。

(8)参见江苏古籍出版社《诗经全译》第896页。

(9)中华书局《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五0五页至五0六页。

(10)详见俞正燮《癸已类稿》。

(11)见《战国策-秦策三-应侯谓昭王》。

(12)见中华书局《论语-八佾》。但我的解释与杨伯峻先生不同。

(13)、(14)《十三经注疏》上册页七0二,《周礼注疏-地官-大司徒》

【陈传席艺术简介】

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评阅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1980至90年代中期从事中国美术史研究,出版《六朝画论研究》、《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绘画理论史》、《中国紫砂艺术》、《精神的折射》。陈传席于1995年后转向美术批评,20年前他第一次提出“正大气象”、“阳刚大气”,以振奋民族精神,反对殖民文化,提倡民族正气。因《民族正气和题材》论文,陈传席被美术界公认为全国美术批评第一人。他的评论在当代产生巨大的正能量,改变了一代绘画风气。

陈传席被外国和很多国内年轻学者称为“现代美术史研究之父”。

陈传席还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发表有《明反曹、暗反刘——<三国演义>内容倾向新论》、《台阁体研究》、《汉文化的分裂、重心转移及与森林的关系》、《释<易经>“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等。出版《陈传席文集》九卷。

陈传席还从事散文、诗词创作,《悔晚斋臆语》。2011年至2014年,主持国家重要学术研究项目《佛教雕塑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除上述之外,陈传席还出版《画坛点将录》(三联版、港台版等七版)《北窗臆语》、《蛙怒集》、《会心不远》、《弘仁》、《唐寅》、《徐悲鸿》、《傅抱石》、《现代艺术论》等。

上一篇

诸葛亮躬耕地和刘备三顾茅庐之地目前最权威的结论

下一篇

韩愈位居八大家之首,却颠沛一生,原来是早就命中注定?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