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收藏 0 0

中国历代王朝,数明清两个时期,海上贸易关系最为失败,也因此失去了改变中国历史,甚至改变世界历史的机会。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内部原因

我们从各种原因来分析,哪怕郑和找到了美洲大陆,也不会有半点收获。

从基本上来看,在明朝初期,明朝在继承元朝的部分疆域以外,更掌握着新政权与周边很多国家接触的机会,毕竟元朝最大疆域一度达到了欧洲多瑙河流域,如果能够延续前朝的海外贸易政策,中国可能十四世纪时就已经走向了世界,而明帝国只是将蒙古人赶回了漠北,并放弃了大片的疆土,就开始巩固中原自古以来的疆域,没有继续拓展之心。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从物质上来看,明朝经过了前期的修生养息,国力渐渐恢复,庞大的疆域以及充足的人口,经济很快发展起来,一度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准,当时的应天府、杭州等地城市规模毫不吹牛的说,绝对是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的国际大都市,相当于今天纽约、伦敦、东京都的存在,但是我国现在确实因为历史原因,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国际大都市,哪怕是上海深圳,也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并不是经济上比不过它们,而是从多方面的比较,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还需要不少年的追赶。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军事、农业、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从郑和下西洋的船只规模,以及船只的质量来看,已经属于世界顶尖的水平,只是海禁之后,船只的水平好像瞬间倒退了几百年,对于海上技术的研究,似乎已经停滞。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从对外关系上,中国从汉朝以后,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华夷思想,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对外关系上,出现了朝贡体系,这个体系并不平等,却是维持上千年的国际关系,以中国中原王朝为核心辐射东亚、西亚、中亚地区,中原王朝以天朝自居,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乃至于化外之地,通过册封,结合儒家思想,层层向外拓展。

这种关系,在中原王朝强盛时上升时稳定无比,而当中原处于分裂时,或者外面强大势力干涉时,这种关系又会变得无比脆弱。

从思想上来看,我觉得中国可能受惯有的传统思想和儒家思想熏陶,对于中原以外的地方,都存在很大的偏见,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封建统治者巩固自己的统治,对于商业的压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他们失去进取之心,而朱元璋本人的治国理念,一个完美的帝国就应该是无贫无富,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

“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外部影响

从外部原因来看,中国没有从十四世纪崛起,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部环境,从明初的“海禁”,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政策也是在某种因素的促使之下出现的。

第一:从南宋开始,就屡见不鲜的海上走私、海盗等问题,到了元朝时,对日本的战争失利,导致元朝廷对日从战争张防御转变,沿海的倭寇也增加很多,到了明朝时沿海的倭寇海盗问题已经成了皮藓之患。

第二:朝贡问题还是要拿出来说一下,在这里也可以说是朝贡“贸易”,而且还是很不公平的贸易,对于被朝贡的国家的来说,只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就可以从天朝,换来数倍乃至十数倍的赏赐,无疑让不少藩属国看到了漏洞,比如朝鲜,在洪武年间每年派遣使者来到明朝上贡数次,然后满载着几十辆大车的赏赐回国,这点对于明朝的地方和百姓来说,绝对是个极大的负担,这些赏赐都是从民间征收,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下,明朝并不比朝鲜占其他的优势,只是国土更多,人口更多而已。

后来朱元璋也发现了这点,才对藩属国上贡的时间进行了规定。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第三:从永乐年间开始看起,郑和下西洋,似乎看起来是好的开端,但最后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哪怕他最远到达了非洲,也仅仅只是这一次而已,他去的目的更多的是宣扬国威,和加强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

实际上这个时期,明朝对于海禁相当的严格,其实一个目的就是的断绝海外的反动势力,对于建文帝是否逃出海外,存在戒备,对于不服从他的海外商民绝不放过。

永乐二年五月,他遣人赴海外,命令“逃若在彼者,咸赦前过,稗复本业,永为良民。若仍恃险远,执迷不俊,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果然,永乐五年,郑和自西洋返至新加坡海峡附近的旧港,就剿灭了拒不归就的陈祖义海商势力。”

永乐五年(1405)七月,在武力平定安南后所设立的交趾布政司中,明王朝在新征服区内也坚持推行海禁政策。在平定安南的诏书中,成祖申明“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豁番货,违者依律治罪。”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第四: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但私人海商逃税,漏税,看似贸易量极大,其实朝廷获利极少,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进行海禁,压制限止私人海贸,是为了将海贸官营化,收取其利,与汉代的盐铁官营一个性质。

换句更通俗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封建王朝只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才能更好的巩固自己的地位,才会有稳定的财政,如果海上贸易这么赚钱,老百姓看到别人通过贸易,轻轻松松就赚到了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挣得钱,还可以逃税不用交税,有几个愿意去种田。

而没有人去种田,可能导致的情况是什么?大量的田地无人耕种,人口另一方面还在不断增加,生产力没有提高,吃饭的嘴又在变多,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就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灭亡。

如果郑和找到美洲新大陆,明朝能把握住机会吗

郑和发现美洲

假设,郑和没有向西出发,而是一路向东最后到达到了美洲大陆,比欧洲人还要早个百年,那是不是代表中国也会走上原始积累的道路?实际上,不可能有戏。

前面我也说了,种种因素下,历史仍然是“海禁”为国策,郑和的下西洋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获得土地和财富,这就是与欧洲人截然不同的想法,本质上就是为了“赔本赚吆喝”的朝贡贸易。

他到了美洲顶多会和当地的土著人来次友好的问候,确定了朝贡关系,交换一些各自的特产,然后满载着收获回国,然后等过几年财政不能再支持下西洋时,这个活动就彻底终止。

对于后来的明朝来说,他们也发现这个是吃亏不讨巧的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不仅劳民伤财,使上万大明将士为之殒命,运回来的东西大多不实用,对民生没有半点帮助。

上一篇

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夏朝前真的还有个“虞朝”吗?

下一篇

他是古代刑警法医的鼻祖,尊重尸体,却又能让死者开口说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