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收藏 0 0

苏轼这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

从河北走出来的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为何又称”天水一朝”?

韩愈一生没到过河北昌黎,为何自号”昌黎先生”?

原来,赵郡、天水、昌黎,都是他们姓氏的”郡望”——令他们骄傲自豪的本族姓氏血脉的金字招牌!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一、当姓氏不再彰显血脉的高贵,”郡望”应运而生

1.姓是什么?

从字形结构可见,从女,生也。

这是母系氏族的标志。在母系氏族的社会里,孩子只知有母,不知其父,因此随母亲姓。两个人同”姓”,则代表祖上是同一个母亲的血缘,因此有”同姓不通婚”的规矩,在周礼中以国家规范的形式进一步确定下来。

2.氏是什么?

甲骨文的氏字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甲骨文“氏”

是一个支架支起了一个帐篷。代表着聚族而居的部落。战国时期的氏字是一根竹竿上面有龙蛇样子的图腾,代表一个宗族的标志。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战国时期的“氏”

氏族是怎么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同姓部落的人们脱离了部落产生了不同的分支。周天子对于一些贵族、诸侯,有的分封土地则以地名为氏,有的身居要职赐以官职为氏。如此产生了一个“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的时代。

可是这样的秩序在秦灭六国之后,随着礼崩乐坏也瓦解了。有人以国为姓,有人姓氏混同,氏族再也不能彰显一族血脉的高贵了。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3.”郡望”的产生

从字面理解,”郡望”就是在一个郡比较有名望的家族。

从秦朝开始设立郡县,汉承秦制。古人特别崇尚家族聚族而居,并且把几世同居奉为典范,这一风尚流传到现在,还有”四世同堂”的余韵。正因如此,家底比较丰厚的家族一般都是聚族而居,即便是迁徙也是整个家族一起迁徙。这就为”郡望”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为”郡望”的产生插上了翅膀——通过郡国举荐孝廉的察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每个郡都有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名额,那么选谁呢?当然是本郡有声望的家族里出色的人才。选拔标准是什么?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然以儒家经世济用的价值观为标准。从而”家族文化内涵”——家族声望——入仕为官——”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家族声望”的连锁反应就产生了。

二、九品中正制,为”郡望”镀金

“郡望”真正形成门阀势力,坐实贵族特权,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名门望族把持政治权力,最高等级的”王谢”甚至不将皇权放在眼里。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一起来看一则小故事: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母亲路氏不是什么”郡望”之族,但路氏族人却以为沾了皇权的边多少也提升了身份地位。有一次,宋武帝舅舅路庆之的孙子路琼之去拜访望族名将王僧。王僧是什么身份?那可是数一数二的门阀大族!怎么瞧得上寒门出身的小子!王僧故意奚落他,先是对他不理不睬,来个冷暴力,随后又问:”以前在我们家养马的那个奴才路庆之是你什么人啊?”这不仅是当面打了路琼之的脸,还间接打了太后和宋武帝的脸面啊!路太后恼羞成怒,找宋武帝告状,结果刘裕只是无奈地说,”这个路琼之太不懂事了,何必到王家去自取其辱呢!人家王僧是名门贵族,为这点小事儿我也不能问他的罪。”听这口气,反倒有点责备路琼之的意思。被外人打了脸还责备自己人,这皇帝也太好脾气了吧?更大的可能是皇权真的抗衡不了门阀势力。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魏文帝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其实曹丕的出发点是好的,汉代的察举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九品中正制”则明确了标准。各郡推选出一名”大中正”,这个人有三个条件:一是德高望重——品德好;二是本郡人——对基层情况了解;三是在中央任职——眼界高,了解国家需求。然后由”大中正”对本郡人才进行品评,分为上中下九等。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这个制度看起来完美极了,可是有一个致命的漏洞:人!

“九品中正制”的品评标准是家世和行状。而品评这一切的考官是有绝对权力的个人——大中正——来自本郡,在当地有家族亲戚。

于是官方考核逐渐夹带私货,不可避免地演变成门阀世族玩弄权力的杠杆,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如果说汉代从门阀大族选拔人才还只是”潜规则”的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公开的行为规则了。

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隋唐科举制度打破了”九品中正制”门阀世家对政治的垄断,但是”郡望”文化的影响却没有消失,反倒因为没有了官方严格的考察,变得泛滥开来。

虽然国家采取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了,可是初期的上位者大多数还是底蕴深厚的门阀世家之人。他们对寒门能没有偏见吗?从魏晋以来,贵族瞧不起寒门的观念怎么能转瞬改变。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于是,大家都愿意给自己攀附高门望族的出身,于是姓李的都称自己是”陇西李氏”,姓王的就称自己是”琅琊王氏”,姓张的则称自己是”清河张氏”……管他祖上到底是不是那个郡望的人呢,反正自家家谱别人也不知道。就连诗仙李白也不能免俗,出生在四川青莲的他在《与韩荆州书》中说”白本陇西布衣”,在《赠张相镐二首》中称”本家陇西人”。

据说唐朝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

当时有一个人姓弘,因为要避讳当朝太子李弘的名字,于是改姓李。这本也无可厚非,可是他居然在写自己家世的时候也说是”陇西李氏”,就可笑了!难道改了姓,连祖宗也认错了吗?

此类故事在隋唐时代并非少数。难怪刘禹锡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苏轼是四川人,为何自称"赵郡苏轼"?趣谈姓氏的金字招牌"郡望"

四、时过境迁,”郡望”带来的小烦恼

可是,士人的这点虚荣心给后来的学者带来不少麻烦。

当古人姓名前加上地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者可能是籍贯,二者可能是郡望。可是冒认郡望,就会让后来读者难以分辨此人到底是哪里人。唐代刘知畿在修史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刘知畿负责写《李义琰传》,因为李义琰家族已经三代以上都是居住在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清丰县、南乐县以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的,相当于今天算”祖籍”(祖父的籍贯)都是魏州昌乐,因此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谁想到被监督修史的人指责,最后没办法还是改成了”陇西成纪人”。

如果刘知畿没有在《史通》中提到这一段轶事,后来的我们又怎么能分辨得清呢?

河北人高适自题郡望”渤海”,四川人苏轼自题郡望”赵郡”,这尚且是通过文本对比,史料考证能够辨析清楚的,而更多的人只能”难得糊涂”了。王士禛不仅发出”迄今考之,竟不知为何郡县人,殊可恨也”的慨叹。

您了解自己姓氏的郡望吗?您的姓氏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快给小满君留言吧~

(作者:九微喵喵。小满国学原创,欢迎点赞收藏转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一篇

元末农民起义时,元朝将领不敢攻打起义军,反而抓一些良民来邀赏

下一篇

丁零、突厥、鲜卑、蒙古、女真——已消失的古代民族渊源关系简说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